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文说:“吾党做劝告开明工夫,未必不为彼党间接发生助力。彼党做预备革命军工夫,亦未必不为吾党间接生助力,此所谓相反而实相成。”材料表明
A.中国近代政党政治形成 | B.两党分工明确并各司其职 |
C.两党为共同利益实现联合 | D.民主政治是两者共同追求 |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人的思想出现了反应,按其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②“立国之道,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士橹”
③“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④“今日中国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之后,必将日寻干戈.……何以能变法救民。
A.①②④③ | B.②④①③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②③ |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材料表明( )
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
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 |
《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
A.该报使用白话文 |
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 |
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
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 |
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
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
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
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
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 )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 |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
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
B.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
C.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
D.维新派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
“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 )
A.迫切的救亡心情 | B.科学的强国主张 |
C.理性的皇权意识 | D.盲目的媚外心理 |
1903年,梁启超说:“今日之中国,其蠹国殃民者,非媚满人,媚独裁耳。……故今日当以集全国之锋刃向于恶政府为第一义,而排满不过其战术之一枝线。”他的核心主张是( )
A.推翻满清政府 | B.实行民主共和 |
C.反对专制统治 | D.反对民族压迫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旨在说明( )
A.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 |
B.随着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巨大变化 |
C.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D.随着中国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
今天,我们如此普遍地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们是( )
A.《狂人日记》和《新青年》 |
B.《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
C.《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文学革命论》 |
D.《革命军》和《文学改良刍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