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定都天京 |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C.发动金田起义 | D.提出《资政新篇》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如下评述:“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下列表述符合其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宗教形式是其失败的原因 |
B.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反封建的文件 |
C.太平天国运动缺乏产生先进思想的经济基础 |
D.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先进领导阶级 |
“大陆昏沉三百秋,不作人民作马牛!英雄一恸气将绝,何时剑溅匈奴血。”(洪秀全)诗中的“匈奴”是指
A.外国侵略者 |
B.匈奴族 |
C.清王朝 |
D.汉族地主 |
洪仁玕《资政新编》中提出:“用人不当,足以坏法;设法不当,足以害人。只有二者兼顾,才能权归于一”。这种主张体现的法制思想是 ( )
A.维护洪秀全的权力 | B.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
C.严格法律制度与用人制度 | D.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系富贵好善,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立医师,必考取数场然后聘用,不受谢金,公义者司其事。……兴跛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兴鳏寡孤独院。准仁人济施,生则教以诗书各法,死则怜而葬之。因此等穷民,操心危,虑患深,往多有用之辈,不可不以恩感之也。
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四:“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出自何处?该材料主张的社会福利在筹办方面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在举办社会福利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哪些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4)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
太平天国进入南京后,曾一度取消了原来的商业活动,没收了南京城中各店铺的物资归国库。不久,准许天京城外设立商铺,后期,天京城内也恢复了市场,准许商人自由贸易。导致太平天国商业政策变化的社会因素是
①商品经济有比较深厚的社会根基 ②太平天国的阶级属性发生了质变
③《资政新篇》的经济方案得到全面实施 ④消灭商品经济的空想方案行不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目前全国共有翼王纪念亭台五座,分布于广西、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后来,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其主要奋斗目标 |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
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主张:“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而屯我并之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运用西方宗教思想,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
B.借鉴欧洲启蒙思想,具有近代化的特征 |
C.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和儒家伦理思想 |
D.有利于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推动运动发展 |
政治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必须具有的两翼,政治民主化又是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回顾我国一百多年来政治现代化的历程,认识有误的是
A.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进行了政治现代化的初步尝试 |
B.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我国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
C.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治民主化有了宪法保障 |
D.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一步发展完善 |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二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资政新篇》载:“倘邦中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吾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 )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 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 |
C.天京变乱的教训 | D.不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教训 |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
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
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
《资政新篇》载:“倘邦中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吾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 )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 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 |
C.天京变乱的教训 | D.不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教训 |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