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引起欧洲宗教势力的极大愤慨,下图是他们讽刺达尔文的漫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A.达尔文伤害了人类的尊严 |
B.达尔文亵渎了神和宗教 |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
D.达尔文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 |
“不合宜者,渐渐湮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
A.牛顿运动三定律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C.普朗克的量子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粉碎达尔文”等。这说明了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封建神学创世说以沉重一击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科学的旅程》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世纪初,一位学者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特性有可能遗传下去,这位学者是
A.胡克 | B.施莱登 |
C.拉马克 | D.达尔文 |
美国的盖洛浦公司在1982、1983、1997、1999年进行了四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美国人对科学不感兴趣 | B.进化论在当代遇到了新的危机 |
C.美国民主的影响 | D.进化论不适合美国的国情 |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创造了“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
A.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发
②优胜劣汰的思想影响着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的世界观
④为中国的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罗素说:“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这句话中“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
A.相对论 | B.生物进化论 |
C.量子力学 | D.经典力学 |
“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
托马斯·赫胥黎说:“我是达尔文的斗犬,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必要!……我正磨利我的牙爪,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文中“这一高贵的著作”指的是
A.《物种起源》 | B.《人类的起源》 |
C.《纯粹理性批判》 | 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
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达尔文的《物种起》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和“粉碎达尔文”,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里的牛顿”。这说明了( )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否定了上帝创世说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潮流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就像牛顿因为发现了支配宇宙中物体的定律而主导了17世纪的科学一样,他则因为发现了支配人类本身进化规律而主导了19世纪的科学。”材料中的“他”是
A.爱因斯坦 | B.达尔文 |
C.伽利略 | D.孟德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