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奥运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曲折。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提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夺得奖牌?何时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奥运三问”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明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开展 |
B.清政府尤其重视体育事业 |
C.中国闭关锁围,中外交流困难 |
D.人民对国衰民弱现状的强烈不满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如继昌隆缫丝厂、江南制造总局,这两个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兴办于东南沿海 | B.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
C.投资者是否为清朝官员 |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
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 |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 B.重商思潮的影响 |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 D.改良思想的推动 |
《1902—1911年海关贸易十年报告》中记载:“中国人对于茶树的剪枝和拔疏一向抱有反感,并且认为在一块土地上种的茶树越多,茶叶的产量就越大”,“茶农经常要等待茶树长满茶叶之后,一次全部摘光,这样,削弱了茶树的再生能力,降低了第二次及第三次收成的质量。”材料说明了当时
A.传统农业在西方经济冲击下发展艰难 |
B.西方茶叶的种植和生产量都远超中国 |
C.西方农业种植技术冲击中国传统农业 |
D.传统种植业观念陈旧且管理方法落后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下表反映的是1938年一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原材料大量出口 |
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①一战结束
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1903年又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这些举措( )
A.客观上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 |
B.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目的 |
C.有力支持了其政治上的探索 |
D.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变 |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B.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
C.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