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材料反映了
①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②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
③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 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

 
1872年
1881年
增长率(%)
棉纱(万担)
5
17.2
244
棉布(万匹)
1224.1
1493.1
22

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
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1880—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家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
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
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
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中国
143.43
257.98
1.21
377636
500789
0.58
38
51.51
0.62

表二:“1880—1930年日本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家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
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
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
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日本
18.08
149.95
14.32
38437
69240
1.18
47.04
216.56
3.10

读表一、表二,提取中、日两国在1880—1930年间有关经济方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准备实行废银两改银元的金融改革。据资耀华回忆:当时银号、钱庄坚决要求慎重处理,新式银行则一直要求早日实行,而外资银行则明确表示赞成。1933年4月1日,废两改元的法令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最终能得以出台,究其根源在于

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客观要求 B.中国民族工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
C.西方列强统一中国金融市场的努力 D.民国政府控制金融、巧取豪夺的图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
D.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新文化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晚清政府外贸概况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两白银
65,005,711两白银
1895
171,696,715两白银
143,293,211两白银
1905
447,100,082两白银
227,888,197两白银
1911
471,503,943两白银
377,338,166两白银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马关条约》的签定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根据那个时候(五口通商后)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材料中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   )

A.新式生产部门出现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C.农业近代化推动 D.与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有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安定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C.政府政策支持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该表反映了

A.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B.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 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