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鼓励官督商办企业与外国竞争
C.挽救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局 D.彻底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19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洋务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近代民用工业 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④外商企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二  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它的意义,绝不只在美国首次获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通过博览会,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美国要向世界宣布:一个美国时代即将到来。
——互动百科《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
(1)1876年美国为什么选择了在费城举行世博会?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和人才等方面说明美国“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的原因。
材料三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上,当时上海商人徐荣村以特产“荣记湖丝”参展获得金、银两枚奖牌,此君在二十年后赞助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小学童……王韬亲历了1867年巴黎博览会……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民正式参加了这届博览会,并建造国亭,展品仍为中国传统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工艺品,不外是古董、玉器、丝绸、瓷器、苏杭扇笔、宁波木器、笔墨等。作为中国展馆的一部分,中国村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有一座戏院,中国演员在表演京剧;一间佛殿,导游在为人们解释宗教仪式和教义的含义;一间茶室,中国的服务员现场表演茶道。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一个花园,在那里可以尽情享受东方美食……
——摘自乔兆红《百年演绎: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嬗变》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参加世博会形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大生纱厂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通海(地名)的手织业上,以产12支纱为主,全厂70%的产品供应通海手织户,在管理上也 “停年歇夏”,以适应农时。
这则材料说明

A.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逐渐瓦解着落后的手工业
B.近代中国出现了一种立足于本土的实业发展道路
C.张謇的实业建设主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D.张謇创办的企业最终在列强的挤压下破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工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回答15、16题。
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瑞蚨祥l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l912—1925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分别指出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后来,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发展历程说明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快捷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
C.中国民族工业经营管理混乱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外国支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的人主要是:

A.地主和手工工场主 B.商人、地主和官僚
C.官僚和手工工场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政府正式承认民族工业的合法性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一战期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奇品质,百年张裕”,这是2009年10月以来张裕公司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广告词。下表即为张裕百年来的发展概况,其中1896年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1892年
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
1896年
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
1912年
孙中山参观张裕酿酒公司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公司快速发展
……
……
1952、1963、1979年
连续3届全国评酒会评出的中国八大名酒
1993年
张裕商标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997年和2000年
张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发行并上市
2007年
张裕集团以6.9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进入世界葡萄酒业前十强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侵略    B.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 和限制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的历史,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请回答:
(1)简要说明当时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2)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结局如何?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力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机器……一人所作工,能给百日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藉以自存也。故言理财之学者,当并国之差别限界而无之。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材料三 “生产之要素三:日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若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对外资)欢迎与反对,要以政治组织能否改革为断……苟政府财政之基础固,而所以运用三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足为国病明矣。”(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的,势必蒙外资之害。
——梁启超《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辩》
请回答:
(1)在上述材料中梁启超提出了哪些经验?
(2)简析梁启超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
(3)简要评价梁启超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三十年(1 904年),英德两国资本家合资在青岛创办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为青岛啤酒厂。
材料二 1889年广东华侨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创设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和白兰地。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英德在中国开厂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华侨在山东开厂的背景和作用。
(3)从地理角度分析,为什么“青岛啤酒”和“张裕”能够成为中国享誉百年的酿造企业?
(4)从政治角度分析,百年间外资在华设厂有何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清政府增加了税收,减轻了还债压力
B.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C.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
D.为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成为革命领导阶级奠定了基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