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积明的《最初的世纪》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②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
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也曾使国人振奋。下面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实业救国 ②民主与科学 ③“自强”“求富” ④“超英赶美”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④①② | D.④①②③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反映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是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历史,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以下认识中符合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的项目顺序是
①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②它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③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记
④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A.③①②④ | B.③②④① | C.②④③① | D.①③②④ |
下列关于外资经济、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等经济成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②存在着继承关系
③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④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
A.“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
B.“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 |
C.“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 |
D.“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C.都未能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英国学者方德万的研究结果显示: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南昌行营将江西作为推进农村合作运动试点,发展农业合作社。合作社给农民提供贷款,成立纺织厂和制造厂,并且合作开展植树运动,协助运输并改进水利工程。到1935年6月,江西的77个县成立了6223个合作社,社员约有258000人,即将入社的社员有452000人。这说明
A.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农村合作方式推动农村现代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
B.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合作化取得较大成效,农村现代化程度大为提高 |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最初十年,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在农村 |
D.农村合作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经济准备的统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民族资本主义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力量,许多爱国志士都把发展实业作为国家富强的根本。然而,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多重力量压制下发展十分艰难。下面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受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 |
B.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代言人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挫 |
C.南京国民政府执政初期,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也有起色,民族资本主义达到顶峰 |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
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下列对图片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 受官办近代企业刺激而产生②“实业救国”思潮促进发展
③“短暂春天”时发展到顶峰④ 新中国成立时变为国营企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工业化的实现 | B.发展资本主义 | C.民族独立富强 | D.实现民主政治 |
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①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②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③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④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