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湖北的工业基础,如汉阳铁厂、纺织厂、兵工厂、京汉铁路,都是张之洞带头办的。”这说明“湖北的工业基础”开始于( )
A.禁烟运动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C.洋务运动 | D.实业救国运动 |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 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 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
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引进近代技术,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内容可以印证( )
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全面解体 |
B.洋务派通过兴办民用工业获取利润 |
C.欧风美雨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
D.中国的近代丝织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洋务企业外国企业民族企业 |
B.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国企业 |
C.外国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
D.外国企业民族企业洋务企业 |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下列因素中,起积极作用的是( )
①资产阶级政府的鼓励扶持
②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③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积极因素
④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真心实意地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
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19世纪60年代中国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洋务运动兴起 |
B.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
C.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建成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②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③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 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材料表明民国前期( )
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 B.工业结构更加合理 |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D.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现代化的投资方式 |
B.劳动力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
C.缺少资金 |
D.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 |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
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外部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
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