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英国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后,巨轮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
A.它是18世纪中期以前的轮船 |
B.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
B.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
C.大街上电线杆林立,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
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
B.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
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 |
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 |
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 6万英里。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的原因是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 B.巩固国防的需要 |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 D.开发边疆的需求 |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 D.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
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
B. |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
C. |
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
D. |
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
“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 |
下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
B.荷兰成为“海上的马车夫” |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
C.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
D.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