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A.新航路的开辟问题 |
B.由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问题 |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 |
D.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 |
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下列各项中,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是
A.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 |
B.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
C.贝尔发明电话机 |
D.卡尔·本茨制成最早的汽车 |
在19世纪中期的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俄国在侵略的手段上明显不同于英国,主要是由于
A 地理位置的不同 B 军事力量的不同
C 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D 政治制度的不同
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较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
B.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
史家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导致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 B.工业革命迅速扩展 |
C.各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 D.争夺世界霸权加剧 |
下列两个历史时期主要经济体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反映了
A.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
B.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
D.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 |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
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上有一文章《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中这样写道“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哪些( )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国内政治稳定
③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④黑奴贸易兴盛, 奴役非洲黑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④ |
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国家( )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 | B.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
C.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 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和衣衫褴褛的下层人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派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 B.冲击了原有社会关系 |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 D.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 |
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以下是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示意图。据表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A.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 | B.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
C.各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程度 | D.人类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
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在工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的,罚款六便士。对以上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 |
B.劳动力缺乏,使用童工现象普遍 |
C.工人散漫懒惰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
D.蒸汽动力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 |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中说:“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下列关于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调节作用 |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其丧失统治地位 |
C.促进西方社会垄断时代的到来 |
D.美国罗斯福新政将其彻底废除 |
下图是英国部分年代棉纺织品出口价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 |
B.棉纺织业部门的系列创新 |
C.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
D.棉纺织手工工场不断增多 |
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珍妮纺纱机 | B.改良蒸汽机 |
C.火车 | D.汽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