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而窥其处心积虑,不过利我财耳,遂使此辈忘其本来,足高气扬,傲然自得。”材料信息表明当时( )
A.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 B.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
C.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D.士大夫逐利成风,道德败坏。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它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具有重要地位。下列现象出现于该时期且长期得到发展(延续)的是( )
A.田庄 | B.草市 |
C.九品中正制 | D.“工官”工场 |
有人研究宋朝的人口问题,发现两种结论不同的真实史料。据第一种史料,宋朝时,全国平均每户最多只有2.65口人,最少时只有1.4口人。第二种史料,宋朝时,全国平均每户都在五口人以上。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应是( )
A.两种史料相互矛盾,因此不足为凭 |
B.前者是因为地方要向中央政府申请救灾 |
C.前者史料是凭空捏造的,后者属实 |
D.前者是为交税需要,后者是为申请救灾 |
人称“小杜”的唐朝诗人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江淮的草市( )
①地处交通便利之地 ②草市数量众多 ③ 常遭盗贼劫掠 ④ 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
A.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 B.商人为获利往来奔波 |
C.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 D.商业交通相对较发达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
A.民族资产阶级垄断了商业活动 |
B.外资与华资竞争共生关系 |
C.西方在华商品输出都靠中国人经营 |
D.中国商人在本国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
2014年6月4日《北京商报》报道,嘉德2014年春拍邮品钱币拍卖会近日落槌,“明通行宝钞中书省贰佰文”以276万元成交,创中国古代纸钞拍卖记录。这件藏品备受收藏界青睐,是因为它( )
A.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 | B.从整体上体现了明朝历史 |
C.见证了明朝商品经济状况 | D.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
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这反映当时( )
A.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
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
C.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 |
D.商人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 |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
C.有中国商人参与了寇患 |
D.应当重新评估抗倭斗争的必要性 |
古代都会因商业繁盛而兴起,下列描述比较符合下图的是( )
A.“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C.“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
D.“十万烟火”“富甲一方” |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 B.减少犁耕依赖 |
C.生产日趋专业化 | D.注重精耕细作 |
据《唐律疏议》记载“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这反映了
A.唐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 |
B.唐朝政府实行严厉的商业限制政策 |
C.唐代长安城的坊市多是楼阁建筑 |
D.唐长安城出现了坊市混杂现象 |
《宋会要辑稿·职官》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九月提举福建路市舶楼璹言……欲乞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船舶之际,宴设诸国蕃商,以示朝廷招徕远人之意。从之。”这段材料说明南宋政府( )
A.对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 |
B.南宋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
C.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D.南宋政府重视蕃商来华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