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实现中国梦,必须建设文化强国。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于每年春节期间在全球五大洲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慰侨访演活动,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
(1)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美日印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政府明确表态,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
(1)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2分)
材料二 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
(2)概括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平”是人们普遗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基尼系数的数位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超均匀。国际通行标准是将基尼东数警戒后定为0.4。目前我国城乡差距约约3恰,按凰城镇工资统计,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差约为4倍。
材料二 分配是否公平关系到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列经济效率的提高,关系到杜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一些人因不正当手段而获得的巨大财富,面对为富不仁,面对富二代炫富,一些社会学家深表忧虑,并以传统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对国家提出警示。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二,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对待“不患贫而患不均”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2 6日,“神舟十号”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天地往返”任务圆满完成,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两弹一星”和载入航天精神不断攻坚克难的结果,每次成功发射是研制人员对数万计的环节进行“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结果。
目前我国已选择2000多项航天技术运用于小到百姓餐桌大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年产生1200多亿元的效益。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航天精神,将激发更多中华儿女的正能量,使中国梦早日成真。
(1)意识的作用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政治生活》,阐述“神十”发射成功的政治意义。
(3)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实现中国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广州市某校高三(7)班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就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乙同学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人有责,我们要积极响应,提升素质。
丙同学认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1)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文化强国梦。
(2)指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观众了解历史真相、获取民族记忆的一个便捷平台。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使其鲜活起来,是电视剧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句甸的血泪史,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远远超出和平年代的人们的想象。然而近年来,一些抗战剧创作者不进行必要的采风活动,也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便开始艺术创作;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甚至不惜篡改和游戏历史,将大量奇幻、神话、多角恋等低俗的情节充斥其中,误导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正确认知。
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引发网友吐槽,人民日报也痛批抗战剧戏说史实,丧失文化自尊。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已成为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抗战剧创作为什么要坚持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进行抗战剧创作提出两条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大地处处都有故事,故事需要记忆,讲好这些故事,这片土地便有了灵魂,也让人产生一种眷恋,一种力量。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把创作文化精品作为繁荣文化工作的重点,正确引导,加强管理,鼓励企业开发文化精品。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湖》和电视剧《向东是大海》就是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新之作。《印象西湖》深入挖掘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利用现代舞台技术,重现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向东是大海》把近代浙商的传奇故事搬上电视银幕,再现了浙江商帮的成长史和浙商精神的铸就史。这两个都是地域性、时代性很强的文化作品,但它们的思想性远远超过地域与时代的局限,弘扬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受到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1)有人认为:“推进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责任在政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运用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印象西湖》、《向东是大海》的成功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 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传统。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海洋文化,从古老的河姆渡到……,特别是到了元、明初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郑和下西洋完成了对海洋的政治开拓,造就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海洋文化。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愚昧决定,导致了中国领先世界的海洋文化的衰落,………。
从古到今,中华海洋文明早就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中国海神的代表“妈祖”,其特性与希腊海神波赛顿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妈祖是女性,而且是由人化为神,而波赛顿是男性之神。第二,波赛顿的形象是富侵略性的战神,人人敬畏,妈祖则恰恰相反,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大海威胁的母爱之神。因此,中国的海洋文化,并没有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与强占性,相反地,它展现出更多的和谐与宽容。     ----百度文库
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材料中有关“中国是否具有海洋文化传统”的争论进行简要评析。
(2)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对待“妈祖”和“波赛顿”两个不同的海神形象。
(3)从文化与经济角度,为海洋的可持续开发提两条有益的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民族久远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文化遗产是历史给我们的礼物,也是一份考卷。但在如何保护和开发我国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各地方的态度并不一致。甲地认为:“关键是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它成为‘传得下来’的宝贝”;乙地认为,“要用市场的视角来谋划和推进文化遗产的开发,使它成为能‘走得出去’的荣耀”。
(1)假定你支持材料中其中一地的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陈述理由。
(2)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申遗热潮,但在个别地方出现了紧盯经济,“只申不保、借申生财”的现象。请从我国政府的宗旨和依法治国的角度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贵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将“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 也有外媒评论说,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地带有传统的厚重外衣,而现代的通俗理解稍显困难;中国的“贵和”思想中国人人人都能理解,却缺乏国际化的生动诠释,其他民族在理解上总存在隔膜;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停留于思想层面,而缺少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普通民众的身体力行的生动表达。“贵和”思想需要得到今天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
材料二 “贵和”思想在我国对外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未来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始终坚持扩大战略共识,增强战略互信,积极参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挑战,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谈如何让传统“贵和”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推崇“贵和”思想、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浪费
200O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节约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今天开始,做个“光盘族”吧!“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度、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简述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人们开展“光盘”行动,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3)结合材料“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彰显独特城市文明,建设文化大市、强市和文明城市。”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材料二 近年来,各地为名人故里之争屡见不鲜。从炎帝故里之争到老子故里之争,再到曹雪芹、诸葛亮、李白故里之争,再到赵云故里之争,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趋势。“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人尚知“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今人又何必为争夺历史名人故里而口诛笔伐,大动干戈呢?
(1)结合材料一,你作为城市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参与“文化强市”建设?
(2) 有人说,争夺名人故里凸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全球观众对选秀节目已经深感疲惫之时,某省卫视成功推出《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音乐评论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2012年中国最热门事件。它花巨资从荷兰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但不是单纯模仿和复制欧美的节目模式,而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这个节目发挥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好声音》获得观众追捧,创造巨大商业价值对文化企业经营的启示。
(2)透视《中国好声音》音乐评论节目的成功,有人感慨地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应归功于欧美节日的成功模式”。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10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增设了文化分论坛,探讨亚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热播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已经译成缅甸语,借助“中国电视剧走进东盟”项目。今年上半年在缅甸播出。该剧把现实生活中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通过提炼、加工得到观众认可。该剧制作者以“轻喜剧”的形式,把复杂的家庭成员关系演绎得酣畅淋漓,深受观众善爱。
(1)结合材料一,说明该剧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指出: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全球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不断扩夫共同利益汇合点,大家都从合作中得到好处,则会形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2)结合材料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亚洲及其他地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25日,文化部表示,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将全部实现 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政府这一举措引起社会民众广泛关注。我省某市一高中围绕“文化惠民”这一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热议政策
有人担心,“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之后,门票收入大幅减少,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有人认为,门票收入虽然减少,但游客人数大幅增加,同时会带动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从社会效益与整体经济发展考虑,应是双赢之举。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是双赢之举进行解读。
★感悟文化
早在一年前,安徽省“三馆一站”就已经面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一年来,面对全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省文化厅进一步指出,“免费开放不商量,优质服务费思量”,免费开放事关文化民生,事关事业发展,一要提高认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深化免费开放工作;二要注重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三要加强宣传,不断提升知晓率、使用率、满意率。
(2)请你感悟“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文化价值。
★价值定位
事实证明,文化艺术并不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恰恰相反,有很多文化艺术爱好者被门票羁绊了脚步,无法将足印洒在场馆之中。“三馆一站”免费政策,打破了阶层的壁垒。让所有人都能领略文化艺术魅力。儿童、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接受艺术熏陶,奠定一生的高雅品位;青壮年人可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来到美术馆、图书馆,用文化艺术放松、调适自己;老年人可以将大把时光消耗在赏析文化艺术作品中,为晚年生活寻找平静、喜悦的休闲方式。
(3)运用唯物史观有关道理,分析国家“三馆一站”免费政策的价值定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思维创新的过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