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10月24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
材料二:从反暴恐“新常态”,到司法环境保护“新常态”;从涉法涉诉信访“新常态”,到全民守法“新常态”……唯有法治,才是串连起2014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引领中国法治建设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态”。涵养法治新常态必须具有规矩守法意识、公开监督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
材料三: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近年来,A市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着力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惩处失职、渎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A市在全市中小学统一开设法治教育课,通过电视、网络播放丰富多彩的、以反映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法律故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旨在增强市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的举措,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阐述如何涵养法治建设新常态?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的举措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我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良好;2015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年。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注:年初预期目标为 7.6%;2014 年我国万元 GDP 能耗下降 3.7%。
2014年中国大陆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各区域
东部
中部
西部
城镇
农村
16.1%
18.3%
20.4%
9.7%
12.4%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在此之前的 2014 年 7 月 18 日,环境保护部等 6 个部门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 17500 亿元,将通过五个渠道筹集: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做法对企业经营的积极意义。(10 分)
材料三: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中共召开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将依法治国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需要多方发力、多管齐下。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保护主义、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
依然存在;违反法律、不讲诚信、不正当竞争等现象尚未根除。这些问题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严重背离,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奠定物质基础。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多方发力,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动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12 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步入新常态。某校高三学生对此进行探究,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经济新常态
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增长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
(1)结合信息一,简要指出经济新常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变化。 
信息二:法治新常态
从反暴恐“新常态”,到司法环境保护“新常态”;从涉法涉诉信访“新常态”,到全民守法“新常态”……唯有法治,才是串连起 2014 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引领中国法治建设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态”。涵养法治新常态必须具有规矩守法意识、公开监督意识和法律至上意识。
(2)结合信息二,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知识阐述如何涵养法治建设新常态?并从联系观的角度,说明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起草过程

2014年1月
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
2014年1月27日
党中央就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发出征求意见通知
2014年2月18日至25日
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
2014年8月初
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2014年10月23日
经反复讨论修改,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起草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上市,人们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巨大能量和可观前景。
材料一:电子商务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3770亿美元,2010年已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10年1/3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业正由起步迈入繁荣阶段。随着网络的发展,一系列侵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我国电子商务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另外,小微电子商务企业融资难、税负重的发展难题也亟待解决。
材料二:为了促进本地电子商务业的发展,某市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到基层企业调研,并就电子商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开展座谈会、研讨会等,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鼓励和促进电子商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1)请从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角度,说明如何促进电子商务业的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市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党组,是我们党从国情出发创造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自2015年6月1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说明,实施《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对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性、探索、奋斗的伟大追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正领导着我们离“中国梦”的实现越来越近。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民主是保障。有观点指出,在“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也要把“把权利放出笼子”。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请你评析“‘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也要把‘把权利放出笼子’”这个观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种种信号和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站上新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根据辩证唯物论的有关方法论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经济新常态。
材料二:2014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的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一词,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法家强调法令的统一性、稳定性,以及“当时而立法”、“法与时转”等思想,这和现代法理观十分接近;但认为应在君主权威下自上而下推行“法治”,则与当今法治有本质不同,其专制性使“法治”无法具有民主的内涵。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适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体现人民意志,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科学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将有力地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古今法治思想为什么既有本质不同,又有相似之处。(12分)
(2)结合材料,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改革不是空中楼阁,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共同富裕”,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发展的历程,正是在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中不断深化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1)结合材料一,如果你是一位政协委员,你将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自己的作用?假如你是人大代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何履行职责?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回应人民期待的政治生活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立法法修改早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届以来,法制工作委员会着手立法法修改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了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立法法的议案、建议和近几年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上各地方的相关意见;赴黑龙江、宁夏、江西、辽宁、河北、江苏、广东等省(区)进行调研:分别召开地方、中央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座谈会;邀请地方人大和政府法制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共同研究修改;专门就立法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听取20多个省(区、市)和较大的市人大和政府法制机构的意见。2014年8月25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度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二次审议后,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再次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一致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1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现实性选择。A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14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定位,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遵循城镇体系规划,抓好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新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百姓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A市做法进行评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和表格分别反映了T市农村经济的变化(如图所示)

年份
工资性
收入(%)
家庭经营
收入(%)
转移性
收入(%)
财产性
收入(%)
1990
32.6
66.5
0.5
0.4
1995
31.4
65.7
1.1
1.8
2000
40
53.9
2.3
3.8
2007
43.3
49.3
3.3
4.1
2014
48.6
37.8
4.5
9.1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T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材料三:目前,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单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难在“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在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难在监管跟不上。
(1)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2)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与发展。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G市政府在解决住房解困区改造中,创设了一种新型民意机构——公众意见咨询委员会(简称公咨委)。针对住房解困区配套设施严重滞后问题,由民众、专家、利益相关方等组成公咨委,收集、整理群众意见提交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通过公咨委与民众共商问题破解之道,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这一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的“双引擎”。这将是2015年全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政策指向,也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本届政府对创业、创新的重视,激发了人们创业、创新的热情。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要有所作为。
材料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2014年9月,在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重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极端重要性,要切实推进协商民主向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调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材料四: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分析G市住房解困区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原因。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应有哪些积极作为。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意义。
(4)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关键词成为一个缩影,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
【政治▪依法治国】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达十余次,“法治”一词出现达五十余次。我国在宪法中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经济•新常态】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名词。当下,“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新常态”下,就业和收入成为新的风向标。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创新世纪以来新高,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带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2)请谈谈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传统家风】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等等。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 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
(3)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