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华中、华南大部分地区连受暴雪、冻雨袭击。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都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全国上下同舟共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大雪无情人有情的诗篇,最终取得了抗灾工作的胜利。这表明
万众一心
A.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领 |
B.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攻坚克强,自强不息 |
C.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有效的改造世界 |
D.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都属于(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 D.神创论观点 |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谷超豪在当前数学最前沿领域,特别是数学的交叉研究和边缘化上,获得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成果,为我国尖端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的基础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被认识利用的 |
B.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使人类摆脱自然规律约束 |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
D.人们可以发现、创造规律 |
下列各项,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客观的 |
B.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C.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
D.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
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
关于世界的客观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有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以前是客观的,人类产生以后就不具有客观性了。
乙同学: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则是主观的。
问题:两位同学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009年10月4日至6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朝鲜,成功劝说朝鲜重返六方会谈。从规律角度看,国际社会可以避免朝鲜半岛发生战争,这是因为
A.物质具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因此人们可以认识物质的运动规律 |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被创造和被消灭 |
C.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实现人们的目的 |
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某种结果是自然出现的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性 | B.客观实在性 | C.主观性 | D.客观存在性 |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C.社会现实决定党的政策 |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现如今冰天雪地的南极曾经是温暖的地方。从南极钻探出来的7 000万年前的泥土资料上分析,南极在4 000万年前曾有热带雨林生长,并且同澳大利亚是连在一起的。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 |
B.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 |
C.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能够利用规律 |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