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拉丁美洲名言“魔鬼总把自己隐藏在十字架下”说明的哲理是
A事物有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B事物有真相和假象之分
C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反映
D假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与这一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相似的是

A.黑夜与光明相互依存,双方互为前提
B.黑夜与光明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结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启示我们要获得战争的成功必须
①认识事物的固定规律并指导战争
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机结合
③区分规律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表现指导战争
④先认识战争规律后从事战争实践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好事和坏事的区分往往没有实际意义
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
D.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①能促使实践主体能动地创造客体②将提高实践主体改造和驾驭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③会引导实践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向④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实践主体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谭,雁去而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B.意识来源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C.客观事物和主观思想具有先行后续的属性
D.主观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选择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有人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这两种观点
A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都阐明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B都是错误的,两种观点都割裂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C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只是就内外因的一方面而立论
D都是片面的,两种观点都忽略了内外因的另一个方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启示我们
A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的性质,也叫国体。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家性质的是               

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B.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D.民主的阶级性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是复杂的社会组织,因而国家的属性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国家的属性有 
①主权属性           ②阶级性         ③社会属性       ④强制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华大学2008级硕士毕业生魏华伟放弃在北京高薪工作的机会,回到农村当一个月只有600余元收入的村官。魏华伟说,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心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个体对于群众、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魏华伟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金钱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②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
③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④正确的职业理想应符合社会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全国将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参加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只有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青年学生才能                   
①拓展深化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②汲取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
③使间接经验成为认识的来源            ④发挥聪明才智,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哲学的运动概念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