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实验中,一般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 |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 |
C.用某一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一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
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 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 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目的都不相同 |
图中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
B.甲膜中的色素分子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
C.乙中的[H]来自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 |
D.甲、乙上生化反应由各自不同的酶催化 |
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下图中①、②代表有氧呼吸的相关场所,甲代表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6H12O6―→①―→甲―→②―→CO2
A.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 B.②中所含的酶在乳酸菌中都能找到 |
C.①和②中都能产生[H] | D.甲一定进入线粒体 |
下列各项结果中,不可能出现比值为3∶1的是
A.小麦种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时,产生的CO2之比 |
B.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C.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繁殖三代,含14N的DNA分子与含15N的DNA分子的数量之比 |
D.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之比 |
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动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B.在9~16时之间,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O2浓度不断上升 |
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 |
D.该植物从20时开始只进行无氧呼吸 |
下图是某动物体细胞呼吸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4、6分别是水和氧气 | B.3产生于线粒体基质 |
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 D.植物细胞也能进行该过程 |
下图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
B.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
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会增加 |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
C.2和3中都能产生大量ATP |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D.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据图1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乙曲线表示在不同O2浓度下O2吸收量 |
B.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O2浓度下无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 |
C.O2浓度为d时该器官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
D.若甲代表的呼吸方式在O2浓度为b时消耗了A 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呼吸方式在O2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2 mol |
如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
下列各项结果中,不可能出现比值为3∶1的是
A.小麦种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时,产生的CO2之比 |
B.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
C.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繁殖三代,含14N的DNA分子与含15N的DNA分子的数量之比 |
D.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