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密 闭装置),绘出图甲、乙和丙,图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并不相等的点是

A.A B.B C.C D.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2/(mg·h-1)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
CO2/(mg·h-1)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h,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l2h,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噬菌体进行过程②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生物的细胞中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运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A.相等、小于1.0 B.相等、大于1.0
C.相等、相等 D.小于1.0、小于1.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光反应,②是暗反应,③和④都是无氧呼吸
B.能量A是光能,能量B、C和D包含ATP中能量
C.绿色植物和蓝藻含有的色素相同,都可以进行
D.①和②过程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内,③和④过程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20min~30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min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可只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种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1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2、B1、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

(1)药用植物细辛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蒲公英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图1中,能代表蒲公英的曲线是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2、B1、C)对应图2中状态依次是______。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__(增加、减少)。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小时,则一昼夜CO2吸收量为_____m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真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有水的生成
B.若向B瓶和E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E瓶内的溶液会变黄
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02的产生速率
D.若C瓶和F瓶中溶液都变浑浊,不能据此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与绿色植物某些生理过程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应也可以在光下进行
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C.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
D.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也无法检测到有O2生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足量培养液,试管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从阀门通入的空气已去除CO2,实验过程其它条件适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打开阀门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通入锥形瓶的O2属于无关变量
B.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乙醇产生
C.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则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
D.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替代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一片树林发现,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光斑随着太阳的偏移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白天适宜温度下人工照射某植物叶片形成光斑,并从实验中测得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植物叶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2)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内,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是               
(3)图中c点时,光反应速率                暗反应速率(大于、小于或等于)。
(4)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至原水平的原因是                      ,而此时,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5)从光斑开始照射到A点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从A到C点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图甲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速度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其跨膜运输与图甲曲线①和②相符,那么物质X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当O2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度不再增加,此时影响其运输速度的因素是    
(2)当O2浓度为零时物质X的运输是否会停止?      ,为什么?            。
(3)图乙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原因是          
(4)在乙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人工湿地的作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