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时代周刊报报道“物种减少威胁人类健康”。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
B.在近两年大规模发生的美国白蛾虫害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引入适当的害虫天敌,进行生态防治 |
C.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
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禁止一切对野生资源的利用活动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
D.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D.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
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地球上的物种继续在消失,国际社会没有实现阻止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目标。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
B.宋诗“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C.异常的气候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
D.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 |
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氧气含量减少 |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
C.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 D.动物数量减少 |
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的是( )
A.用芦苇、秸秆作原料造纸 | B.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
C.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化纤 | D.引进蜣螂消除草原上成灾的牛羊粪便 |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A.消灭森林病虫害 |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C.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指对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禁止猎杀和采伐 |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 |
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 |
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
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
.日本福岛地震后,核电站中的一些放射性物质(如131I)泄露。震后一段时间内,在我国一些沿海城市空气或蔬菜中检测到了131I。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131I通过水和大气循环被带到其他区域 |
B.131I 通过海洋生物捕食被带到其他区域 |
C.131I通过食物链富集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 |
D.131I插入蔬菜细胞的DNA造成基因突变 |
根据右侧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 进行的。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①是 ,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碳主要以 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它们与同区域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4)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的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 ,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2分)的特点。若图中②的种群及相互间关系如图所示,设E种群的含碳量为5.8ⅹ109kg,B种群的含碳量为1.3ⅹ108 kg,则A种群的含碳量至少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