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可逆反应aA(g)+bB(?) cC(g) ΔH>0(B物质的状态未确定)。关于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加压若平衡正向移动,则a>c |
B.加入一定量的B,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
C.缩小容器的体积,各物质的浓度一定增大 |
D.升高温度,平衡一定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变化不能确定 |
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3A(g)+B(g) xC(g),达到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φ。若维持温度不变,按1.2 mol A、0.4 mol B、0.6 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压强不变,C的体积分数仍为φ,则x值是( )
A.2 B.1 C.3 D.4
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 |
化合物 |
燃烧热(kJ/mol) |
甲烷 |
890.3 |
正丁烷 |
2878.0 |
乙烷 |
1560.8 |
异丁烷 |
2869.6 |
丙烷 |
2221.5 |
2-甲基丁烷 |
3531.3 |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 kJ/mol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 kJ/mol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
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 |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6H++5H2O2===2Mn2++5O2↑+8H2O |
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Ag+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 |
B.反应后溶液呈无色 |
C.该反应的还原剂为K2S2O8 |
D.MnSO4和K2S2O8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2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
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
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 |
向10mL 0.1mol·L-1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10时,溶液中有、、,且 |
B.x=10时,溶液中有、、,且 |
C.x=30时,溶液中有、、,且 |
D.x=30时,溶液中有、、,且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的条件下,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滴加酸碱指示剂酚酞试液后呈现红色的溶液中:Na+、Cl-、AlO2-、CO32- |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 HCO3-、Al3+、NH4+、ClO- |
C.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Fe2+、Mg2+、CO32-、NO3- |
D.在AlCl3溶液中:K+、NO3-、S2-、Na+ |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和pH与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
B.pH=13的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NaOH>Na2CO3>NaHSO4>(NH4)2SO4 |
D.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H4+)>c(SO42-)>c(H+) >c(OH-)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
A.T1>T2,ΔH>0 | B.T1>T2,ΔH<0 |
C.T1<T2,ΔH>0 | D.T1<T2,ΔH<0 |
2009年12月1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出《关于电动摩托车相关标准实施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4项国家标准中,涉及电动轻便摩托车内容暂缓实施。这似乎给电动车行业一线生机,电动车电源最常用的是由法国的普朗泰于1860年发明的铅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PbO2+2H2SO4+Pb2PbSO4+2H2O。下列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
B.在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与充电器电源的负极相连 |
C.在放电时,外电路中电流流向为:正极→外电路→负极 |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PbSO4+2e-===Pb+SO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
B.由C(s,石墨)===C(s,金刚石) ΔH=+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
D.在25 ℃、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