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部分性质如下: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大约在175℃升华(175℃以上分解生成H2O、CO2和CO);H2C2O4+Ca(OH)2=CaC2O4↓+2H2O。现用H2C2O4进行如下实验:
(一)探究草酸的不稳定性
通过如图实验装置验证草酸受热分解产物中的CO2和CO,A、B、C中所加入的试剂分别是:

A、乙醇  B、                C、NaOH溶液。
(1)B中盛装的试剂           (填化学式)
(2)A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二)探究草酸的酸性
将0.01mol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三)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实验前先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
反应原理:  MnO4 +    H2C2O4+           =    Mn2 +    CO2↑+    H2O
(1)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
(2)滴定时KMnO4溶液应盛装于             (填 “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Ⅱ、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
组别
c(H2C2O4)
/(mol/L)
V(H2C2O4)
/ml
c(KMnO4)
/(mol/L)
V(KMnO4)
/ml
c(H2SO4)
/(mol/L)
褪色所需时间
实验
目的
1
0.2
2
0.0025
4
0.12
6'55''
(a)
0.2
2
0.005
4
0.12
5'17''
0.2
2
0.01
4
0.12
3'20''
0.2
2
0.02
4
0.12
9'05''
0.2
2
0.03
4
0.12
11'33''
0.2
2
0.04
4
0.12
14'20''

下表列出了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中得出的部分实验数据:
请回答:
(1)实验目的(a)是                  
(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反应褪色所需时间随KMnO4溶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图像;

(3)若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MnSO4而不选MnCl2作为催化剂,其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了验证Fe3+是否能氧化H2SO3生成了SO42–,他用50mL0.1mol/LFeCl3溶液吸收制取SO2气体的尾气,再进行以下实验:
(1)检验吸收液中的SO42–                        ,则证明Fe3+能把H2SO3氧化为SO42–
(2)请配平并完成上述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SO2+      =2FeCl2+H2SO4+2HCl,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      (写化学式)。
(3)吸收液中除了含有H+、Cl、SO42–以外,对其它成份(Fe3+、Fe2+、H2SO3)的可能组合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存在Fe3+、Fe2+
假设2:溶液中存在                        
假设3:溶液中存在Fe2+ 而不存在H2SO3(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请在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以不填满)。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试管、滴管、0.1moLL-1KMnO4、0.1moLL-1KSCN溶液、品红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用试管取样品溶液2~3mL,再用滴管取
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1成立;
(2)若未出现血红色,则假设2或假设3成立。
步骤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想探究炭与浓硝酸的反应。其实验过程如下。

操作
现象
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mL浓硝酸,加热。
 
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放入热的浓硝酸中。
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上下反复跳动。

(1)热的浓硝酸与红热的木炭接触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①炭与浓硝酸的反应,说明浓硝酸具有          性。
②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受热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助燃气体是O2还是NO2,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制取NO2气体。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2,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写出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                            
Ⅱ.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上表操作b中助燃气体是什么,简述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进行铝热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铝热反应原理              (写化学方程式),试剂A为            (写化学式)。
(2)对坩埚内的黑色固体物质的组成,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I:该黑色物质为铁
假设Ⅱ:该黑色物质为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稀盐酸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假设I成立,
假设Ⅱ不成立
②滴入几滴0.01mol/LKSCN溶液
溶液不变色

【交流评价】
你认为上述结论是否合理?          ,理由是                                 
(3)取上述实验所得溶液,滴入适量氯水溶液变红色。
①此时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②利用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平衡:Fe3++3SCNFe(SCN)3,小组再将滴入适量氯水的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并编号l、2,进行如下表所示的探究。该实验中,小组主要探究的问题是             ;应重点观察的现象是              ;预计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1
①滴加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
②滴加几滴NaOH溶液
2
①滴加4滴1mol/LKSCN溶液
②滴加几滴NaOH溶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2S2O3·5H2O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用作基准物质,实验室制备原理为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设计如下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中所盛试剂可能是       ;若要停止A中的化学反应,除取下酒精灯停止加热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3)学生乙在加热A后,发现液面下的铜丝变黑。对黑色生成物该学生提出如下假设:
①可能是CuO  ②可能是Cu2O  ③可能是CuS
学生丙提出假设②一定不成立,依据是            ;该生用如下实验进一步验证黑色物质的组成:

基于上述假设分析,黑色物质的组成为              (填化学式)。
(4)实验室用Na2S2O3标液测量废水Ba2的浓度,过程如下:
(已知:2 S2O32+I2=S4O62—+2 I)

①写出BaCrO4沉淀与过量HI、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以淀粉为指示剂,则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若标液Na2S2O3的浓度0.0030mol·L-1,消耗该Na2S2O3溶液体积如图,则废水Ba2的浓度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想研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其实验过程如下。

操作
现象
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 mL浓硝酸,加热。
 
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
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1)热的浓硝酸与红热的木炭接触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①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说明浓硝酸具有      性。
②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受热分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助燃气体是O2还是NO2,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制取NO2气体。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2,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写出这两种盐的化学式          
Ⅱ.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试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O2反应的实验      
③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助燃气体是什么,简述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开始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实验②                                                       
实验③                                                      
(2)实验结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某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实验1。

实验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取2 mL 1 mol·L-1 KI溶液, 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3滴(1滴约为0.05 mL,下同)。
ⅰ.溶液呈棕黄色。
ⅱ.向其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
ⅱ.溶液不显红色。

①写出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是          
③甲同学认为溶液不显红色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c(Fe3+)太低,故改进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2。

实验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取2 mL 0.1 mol·L-1 KI溶液, 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3滴。
ⅰ.溶液呈棕黄色。
ⅱ.向其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
ⅱ.溶液显红色。
ⅲ.继续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
ⅲ.液体分层,上层红色消失,变为棕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本实验改用0.1 mol·L-1 KI溶液的目的是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实验2中加入CCl4后上层溶液红色消失的原因:          
(2)甲同学认为“用CCl4萃取后上层溶液仍为棕黄色”的原因是I2未被充分萃取,但乙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信息:I2、I3在水中均呈棕黄色,两者有如下关系:I2+I I3。于是提出假设: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I3
①为验证假设,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

实验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取1 mL实验2中棕黄色的上层清液,再加入2 mL CCl4, 振荡、静置。
ⅰ.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ⅱ.取1 mL饱和碘水,加入2 mL CCl4, 振荡、静置。
ⅱ.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实验3的结论是          
②甲同学依据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思路,选用实验2中的试剂,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了更加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平衡I2+I I3的存在。
请你补充完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将实验2中下层紫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装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1中加入1 mL水,振荡、静置;向试管2中          
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并进行以下探究:
(1)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NaHCO3,请选择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并完成下表:

选择的装置
(填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样品含 NaHCO3

(2)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称取m1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CaCl2溶液。将反应混和物过滤、        (填操作)、干燥、称量为m2g。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3)该小组同学在0.1 mol/L 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1滴,溶液没有什么变化,但加热后显淡红色,加热较长时间后冷却,红色不褪去。为探究原因,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1: 加热0.1 mol/L NaHCO3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50
70
80
100
pH
8.3
8.4
8.5
8.9
9.4
9.6
10.1

但当温度恢复到10 ℃,测得溶液pH=9.8。
实验2:加热0.1 mol/L NaHCO3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 NaHCO3溶液中存在的平衡(除水电离平衡外)              
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平衡以__________为主。
②结合实验1、2分析,加热0.1 mol/L NaHCO3溶液,pH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一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①KSCN溶液  ②NaOH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K3[Fe(CN)6]溶液。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      (填序号)溶液,振荡
 
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操作方法是             
(4)【查阅资料】①Ag2O和粉末的Ag均为黑色;②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①Ag;②Ag2O;③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  作
现 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AgNO3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拓展】另取2.0g AgNO3样品充分受热分解,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mL,则样品中AgNO3的百分含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电解食盐水的探究实验,电解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一:电解饱和食盐水。
(1)简述配制饱和食盐水的操作: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二:电解不饱和食盐水及产物分析。
相同条件下,电解1 mol·L一1NaCl溶液并收集两极产生的气体。在X处收集到V1mL气体,同时,在Y处收集到V2mL气体,停止电解。结果发现V2<V1,且与电解饱和食盐水相比,Y处收集到的气体颜色明显较浅。经讨论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i.有部分C12溶解于NaCl溶液中;ii.有02生成。
(3)设计实验证明有部分C12溶解于NaCl溶液中。实验方案为      
(4)证明有O2生成并测定O2的体积。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注射器缓缓地将在Y处收集到的V2mL气体全部推入装置A(盛有足量试剂)中,最终,量气管中收集到V3mL气体(设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①装置A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石墨电极上有02生成。
③实验中是否需要预先除净装置中的空气?   (填“是”或“否”)。
(5)实验二中,在石墨电极上生成Cl2的总体积为    mL(用代数式表示)。
实验反思:
(6)由以上实验推知,欲通过电解食盐水持续地获得较纯净的氯气,电解时应控制的条件:
     ;②      。要进一步证明该推论,还需进行电解不同浓度食盐水的平行实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小组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提出了研究“能够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试剂:18mol/L硫酸20mL,纯铜粉足量,足量2mol/LNaOH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首先根据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在加入试剂前先进行            操作。
(2)烧杯中用NaOH溶液吸收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将导气管直接深入烧杯中的目的是:                            
(3)加热烧瓶20分钟,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待烧瓶中反应基本结束,撤去酒精灯,利用烧瓶中的余热使反应进行完全。然后由导管a通入足量的空气,以确保烧瓶中的SO2气体全部进入烧杯中。在该实验装置中的     (填仪器名称)起到了确保硫酸体积保持不变的作用。
(4)将充分反应后的烧杯取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酸化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再进行                             后称量硫酸钡的质量为13.98g,请计算能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浓度最低是         
(5)有的同学提出在上面(4)中可以不必加入酸化的双氧水,直接进行后面的实验,也能得到准确的数据,请结合你的理解分析: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双氧水,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铵盐是一种重要的水体污染物。某课题组利用电解法,在含Cl-的水样中,探究将NH4+转化为N2而脱氮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
(1)电解法脱氮的原理可能如下:
①直接电氧化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2NH3 + 6OH- - 6e- = N2 + 6H2O反应的电极为     (填“阴”、“阳”)极;
②-OH(自由羟基)电氧化
在电流作用下,利用产生的强氧化性中间产物OH脱氮,-OH中O元素的化合价    
③间接电氧化
利用电解产生的Cl2,与H2O作用生成HClO进行脱氮。请写出HCl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NH4+的离子方程式                  
(2)探究适宜的实验条件
下图为不同电流强度下脱氮的效果,综合考虑能耗因素,电流强度应选择    A。

(3)该课题组进一步探究脱氮过程中的强氧化性的活性中间产物,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三:
假设一:只有·OH;    
假设二:只有HClO;  
假设三:               
(4)请你设计实验探究脱氮过程中是否有·OH产生,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方案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配制一定pH、NH4+和Cl-浓度的溶液,用最佳电流强度,电解样品90min后,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检测样品中·OH
 

(5)研究得知,脱氮过程主要以原理③为主,弱酸性溶液中比强酸溶液中更利于使NH4+转化为N2而脱氮,请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验证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Al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        现象,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 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利用如图装置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    ,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              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a2O2与水的反应。

操作
现象
向盛有4gNa2O2的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得到溶液a
剧列反应,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取5mL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两滴酚酞
ⅰ.溶液变红
ⅱ.10分种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稍后,溶液变为无色

(1)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ⅱ中溶液褪色可能是溶液a中存在较多的H2O2与酚酞发生了反应。
Ⅰ.甲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H2O2的存在:取少量溶液a,加入试剂     (填化学式),有气体产生。
Ⅱ.乙同学查资料获悉:用KMnO4可以测定H2O2含量: 取15.00mL溶液a,用稀H2SO4酸化,逐滴加入0.003mol·L-1 KMnO4溶液,产生气体,溶液褪色速率开始较慢后变快,至终点时共消耗20.00 mL KMnO4溶液。
①请配平:   MnO4   H2O2   H="="    Mn2   O2↑+   H2O
②溶液a中c(H2O2)=         mol·L-1
③溶液褪色速率开始较慢后变快的原因可能是                         
(3)为探究现象ⅱ产生的原因,同学们继续实验:
Ⅲ.向H2O2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振荡,加入5滴0.1mol·L-1 NaOH溶液,溶液变红又迅速变无色且产生气体,10分钟后溶液变无色。
Ⅳ.向0.1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的,振荡,溶液变红,10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向该溶液中通入O2,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①从实验Ⅲ和Ⅳ中,可得出的结论                                
②同学们通过进一步实验证实了溶液a中滴入酚酞后,H2O2与酚酞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