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υ(H2)="0.1" mol·L-1·min-1 | B.υ(N2)="0.2" mol·L-1·min-1 |
C.υ(NH3)="0.15" mol·L-1·min-1 | D.υ(H2)="0.3" mol·L-1·min-1 |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 + B 2C (A、B、C均为气体),若最初加入的A、B都是4 mol,10s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是
A.2.8 mol B.1.6 mol C.3.2 mol D.3.6 mol
在一定温度下,100.40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0 |
2 |
4 |
6 |
8 |
10 |
|
0.0 |
9.9 |
17.2 |
22.4 |
26.5 |
29.9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
0~6的平均反应速率: |
B. |
6~10的平均反应速率: |
C. |
反应至6时,=0.3 |
D. |
反应至6时,分解了50% |
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10-9米,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纳米铜” 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还原性强,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
B.“纳米铜”颗粒更细小,化学反应时接触面大,所以反应速率快 |
C.“纳米铜”与铜是同素异形体 |
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得电子,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
下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前2 min C的生成速率为0.2 mol·L-1·min-1
D.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C(g)
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CO)=1.5 mol·L-1·min-1 | B.v(NO2)=0.7 mol·L-1·min-1 |
C.v(N2)=0.4 mol·L-1·min-1 | D.v(CO2)=1.1 mol·L-1·min-1 |
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mL 3mol/L的X溶液 | B.20℃ 30mL 2molL的X溶液 |
C.20℃ 10mL 4mol/L的X溶液 | D.10℃ 10mL 2mol/L的X溶液 |
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措施对改变该反应的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用相同浓度但温度较高的盐酸代替常温下的盐酸 |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或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 |
C.改用相同质量但为粉末状态的碳酸钙代替块状碳酸钙 |
D.改用与原盐酸含有相同H+浓度的稀硫酸 |
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
B.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 |
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
D.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 |
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下列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V(C)=0.5mol / (L·min) B.V(A)=0.8mol / (L·min)
C.V(B)=0.3mol / (L·min) D.V(D)=" 1mol" / (L·min)
反应m A + n B p C中,m、n、p为各物质的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B每分钟减少1.5a mol/L,A每分钟减少0.5a mol/L,则m:n:p为
A.2:3:1 | B.1:3:2 | C.2:3:3 | D.3:2:1 |
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2 mol·L-1·s-1,则此段时间内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5 mol·L-1·s-1 | B.6 mol·L-1·s-1 | C.2 mol·L-1·s-1 | D.3 mol·L-1·s-1 |
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 | B.铝条的表面积 | C.溶液的温度 | D.加少量Na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