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出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v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实验图象可求出( )
A.该金属的逸出功 |
B.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 |
C.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
D.普朗克常量 |
三种不同的入射光A、B、C分别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b、c表面,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若三种入射光的波长λA>λB>λC,则( )
A.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和c,金属b和c均可发出光电效应现象
B.用入射光A和B照射金属c,金属c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与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D.用入射光B和C照射金属a,均可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B.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 |
C.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
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
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 |
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
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装在原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上的锌板时,发生了光电效应,这时发生的现象是( )
A.有正离子从锌板上飞出来 |
B.有电子从锌板上飞出来 |
C.验电器内的金属箔带正电 |
D.锌板吸收空气中的正离子 |
如右图所示,该装置是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为光电管的阳极 |
B.通过灵敏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从b到a |
C.若用黄光照射能产生光电流,则用红光照射也一定能产生光电流 |
D.若用黄光照射能产生光电流,则用紫光照射也一定能产生光电流 |
如图,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A.3.1eV | B.0.6eV | C.2.5eV | D.1.9eV |
已知一束可见光a是由m、n、p三种单色光组成的。检测发现三种单色光中,n、p两种色光的频率都大于m色光;n色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而p色光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束a通过三棱镜的情况是
用两束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紫外线去照射两种不同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入射光频率相同,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必相同 |
B.用强度大的紫外线照射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初速度一定大 |
C.从极限波长较长的金属中飞出的光电子的初速度一定大 |
D.由强度大的紫外线所照射的金属,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多 |
如图所示,已知用光子能量为2.82 eV 的紫色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恰好减小到0,电压表的示数为1 V,则该金属涂层的逸出功约为( )
A.2.9×10-19 J | B.4.5×10-19 J |
C.2.9×10-26 J | D.4.5×10-26 J |
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如图所示,已知金属板b有光电子放出,则( ).
A.板a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 B.板a一定放出光电子 |
C.板c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 D.板c一定放出光电子 |
用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表面,能产生光电效应,现减弱光照强度 ( )
A.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少 |
B.单位时间内产生光电子的数目将减少 |
C.光强减弱后,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
D.光强减弱后,光电子逸出时间将增加 |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则它的极限频率 |
B.光电子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
D.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逸出功与有关 |
B.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
C.时,会逸出光电子 |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