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第一次以速度v1匀速拉动木板,图(2)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第二次仅使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v2匀速拉动木板,图(3)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和T2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v1和v2的关系是( )
A.∶T2=2∶1 | B.T1∶T2=1∶2 | C.v1∶v2=1∶2 | D.v1∶v2=2∶1 |
一单摆的摆长为40cm,摆球在t=0时刻正从平衡位置向右运动,若g取10 m/s2,则在1s时摆球的运动情况是 :
A.正向左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大 | B.正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 |
C.正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增大 | D.正向右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正在减小 |
如图所示,单摆甲放在空气中,周期为T甲,单摆乙带正电,放在匀强磁场中,周期为T乙,单摆丙带正电,放在匀强电场中,周期T丙,单摆丁放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上,周期为T丁,那么( )
A.T甲>T乙>T丙=>T丁 |
B.T乙>T甲=T丙>T丁 |
C.T丙>T甲>T丁=>T乙 |
D.T丁>T甲=T乙>T丙 |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 )
A.摆球的重力 |
B.摆球所受重力与悬线对摆球的拉力的合力 |
C.悬线对摆球的拉力 |
D.摆球所受重力在圆弧切线方向上的分力 |
已知单摆a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b完成6次全振动,两摆长之差为1.6m,则两摆长la和lb分别为 ( )
A.la=2.5m, lb=0.9m | B.la=0.9m, lb=2.5m |
C.la=2.4m, lb=4.0m | D.la=4.0m, lb=2.4m |
如图所示,单摆的摆线是绝缘的,摆长为L,摆球带正电,摆悬挂于O点,在AD间摆动,当它摆过竖直线OC时便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单摆的摆动平面向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D处于同一水平面 |
B.单摆的周期T=2π |
C.单摆的振动周期T>2π |
D.单摆向右或向左摆过同一点C时摆线的张力一样大 |
如图所示,用绝缘细线悬吊着的带正电小球在匀匀强磁场中做简谐运动,则( )
A.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动能相同 |
B.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相同 |
C.当小球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丝线拉力相同 |
D.撤消磁场后,小球摆动周期变化 |
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频率、振幅都不变 | B.频率、振幅都改变 |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
如图所示为同一地点的两单摆甲、乙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甲、乙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
B.甲摆的振幅比乙摆大 |
C.甲摆的机械能比乙摆大 |
D.在t=0.5s时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
E.由图象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 |
B.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g |
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 |
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3m+M)g |
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被压缩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被压缩2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2,则两次振动周期之比T1∶T2为( )
A.1∶2 | B.1∶1 | C.2∶1 | D.1∶4 |
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A. | B. | C. | D. |
一个摆长为l1的单摆,在地面上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1,已知地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另一摆长为l2的单摆,在质量为M2,半径为R2的星球表面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2,若T1=2T2,l1=4l2,M1=4M2,则地球半径与星球半径之比R1∶R2为( )
A.2∶1 | B.2∶3 | C.1∶2 | D.3∶2 |
一个单摆和一个弹簧振子,在上海调节使得它们的振动周期相等(设为T).现在把它们一起拿到北京,若不再做任何调节.设这时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1,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则它们的周期大小的关系为( ).
A.T1<T2=T | B.T1=T2<T | C.T1>T2=T | D.T1<T2<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