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 |
B.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一定等于的整数倍 |
C.若△t=,则t和(t+△t)两时刻,振子的位移大小之和一定等于振幅 |
D.若△t=,则在t时刻和(t+△t)时刻振子速度的大小一定相等 |
一个单摆在甲地时,在时间t内完成m次全振动,移至乙地时,经过相同的时间完成n次全振动,则甲、乙两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g甲:g乙等于______________。
一根张紧的绳上挂几个单摆, 摆长分别为L1="10cm," L2="40cm," L3="90cm." 若在绳上加一个周期为0.4π(s)的策动力, 则三个单摆中振幅最大的是( )
A.L1摆 | B.L2摆 | C.L3摆 | D.无法判定. |
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己刚好能回到高处A。求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已知男演员质量和女演员质量之比,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C点比O点低。
有一秒摆,悬点为O,在O点正下方O'处有一钉子,如图甲所示,摆从平衡位置向左摆时摆线碰到钉子摆长改变,从平衡位置向右摆时又变为原摆的长度,从摆球处于右侧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g=π2),(不计能量损失)则 ( )
A.此摆的周期为2s |
B.悬点离钉子的距离为0.75m |
C.碰到钉子瞬间,摆球的动量大小改变 |
D.碰钉子后,摆球的角速度变小 |
如右图甲所示,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单摆,摆长为L,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周期T= ;若在悬点处放一带正电的小球(图乙),则周期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有如下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用的器材填在横线上________.(填字母)
A.1 m长的粗绳 |
B.1 m长的细线 |
C.半径为1 cm的小木球 |
D.半径为1 cm的小铅球 |
E.时钟
F.秒表
G.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
H.最小刻度为cm的米尺
I.铁架台
J.附砝码的天平
实验小组用细线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填空:
将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水平拉细线,缓慢增大拉力,当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时,细线刚好拉断。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球的直径,读数如图乙,则该金属球直径为 m;
用天平测出该金属球的质量m =" 100.0" g;
用完全相同的细线与该小球做成一个摆,细线上端固定在O 点,如图丙,测出线长,再加上小球的半径,得到悬点O 到小球球心的距离为1.0000 m。
在悬点O 的正下方A 点钉上一个光滑的钉子,再将小球拉起至细线水平且绷直,由静止释放小球,摆至竖直时,细线碰到钉子,为使细线不断裂,A 与O 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取g =" 9.8" m/s2,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钟偏快时可缩短摆长进行校准 |
B.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D.地面附近有一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短一些 |
E.光从水中射入玻璃中,发现光线偏向法线,则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一定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有一单摆,其回复力F与位移x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摆球质量为100g,则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m,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经过1.5s,摆球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m。
如图所示,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发明了带摆的计时器,叫摆钟, 钟摆摆动的周期由钟摆的等效摆长(整个钟摆重心到悬挂点的距离),旋转钟摆下端的螺母可以使摆上的重圆盘沿摆杆上下移动,为了使原来计时正确的钟摆在以下变化时计时依然正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摆钟从福建移到北京(北京g较大)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
B.摆钟快了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
C.冬季走时正确,到夏季时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
D.把摆钟从地球带到月球,一定可以通过向上移动圆盘调节到计时正确 |
图(1)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第一次以速度v1匀速拉动木板,图(2)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第二次仅使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v2匀速拉动木板,图(3)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T1和T2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v1和v2的关系是( )
A.T1∶T2=2∶1 | B.T1∶T2=1∶2 |
C.v1∶v2=1∶2 | D.v1∶v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