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列简谐横波,波速大小均为20m/s,图为某时刻两列波的波动图象,一列波沿着x轴向右传播(实线所示),另一列沿着x轴向左传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两列波的频率均为5.0Hz |
B.两列波在b、d点处振动加强,在a、c点振动减弱 |
C.图示所示时刻b、d点处的质点速度为0,a、c点处质点速度最大 |
D.经过0.1s,a处质点在波谷,c处质点在波峰 |
一列横波如图所示,t1时刻波形为图中实线所示;t2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2-t1=0.5s,且3T<t2-t1<4T,则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
A.16m/s |
B.32m/s |
C.52m/s |
D.60m/s |
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20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的加速度将增大 |
B.图示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
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 |
下图是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波速为2m/s。图中x=4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个
A. | B. | C. | D. |
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沿-y方向,则
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 |
B.质点E的振幅为零 |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
D.质点H此时沿-y方向运动 |
一简谐横波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
A.波的周期为1 s |
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 |
C.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为0 |
D.x=0处的质点在t=s时速度值最大 |
一列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后,若经过周期开始计时,则图乙描述的是( )
A.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 B.b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
C.c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 D.d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
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 s时刻的波形图,x=1.2 m处的质点在t=0.03 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 Hz |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 m/s |
C.t=0时x=1.4 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
D.各质点在0.03 s内随波迁移0.9 m |
( 2010·天津·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
A.A=1m f=5HZ |
B.A="0." 5m f=5HZ |
C.A=1m f="2.5" HZ |
D.A=0.5m f="2.5" HZ |
两列简谐波沿x轴相向而行,波速均为,两波源分别位于A、B处,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时,M点的位移为 cm,N点的位移为 cm。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波长为1.2m,振幅为A。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当坐标为x=0.2m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
A.、沿y轴正方向 B. 、沿y轴负方向
C.、沿y轴正方向 D.、沿y轴负方向
如图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当Q点在t=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P点时,则( )
A.1cm<x<3cm范围内的质点正在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 |
B.Q处的质点此时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 |
C.Q处的质点此时正在波峰位置 |
D.Q处的质点此时运动到p处 |
如图所示,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S、a、b、c、d、e和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1m的9个质点,t=0时刻均静止于平衡位置。已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m/s,当t=1s时波源S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t=4s到t=4.6s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c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B 质点a的速度正在减小
C 质点b的运动方向向上
D 质点c′的位移正在减小
在某一列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上有P、Q两质点,它们的平衡位置相距s,波速大小为v,方向向右.在某时刻,当P、Q都位于各自的平衡位置时,P、Q间只有一个波峰,如下图所示.从此时刻起,各波形中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位置经历的时间为△t,则 ( )
A.甲波与丁波的时间相同,△t=s/2v | B.乙波与丙波的时间相同,△t=3s/4v |
C.乙波的时间最短,△t=s/4v | D.丁波的时间最短,△t=s/6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