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点电荷甲和乙同处于真空中.把每个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大为原的4倍,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必须变为原的______倍,才能使其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
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它们带电量之比为5:1,它们在一定距离时,作用力为F1,如果把它们互相接触后再放在各自原的位置上,此时作用力变为F2,则F1和F2之比可能为 ( )
A.5:2 | B.5:4 | C.5:7 | D.5:9 |
如图所示,把质量为2g的带负电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量为 +4×10-6C的带电小球B靠近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cm时,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g取10m/s2,求:(1)B球受到的库仑力多大? (2)A球带电量是多少?
在真空中有两个带电小球,带电荷量分别是q1和q2,则( )
A.电荷量大的小球受到的库仑力大 | B.电荷量小的小球受到的库仑力大 |
C.两个小球受到的库仑力大小相等 | |
D.只有q1=q2时,它们受到的库仑力的大小才相等 |
真空中两个同性的点电荷q1、q2 ,它们相距较近,保持静止。今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2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库仑力:( )
A.不断减小 | B.不断增加 |
C.始终保持不变 | D.先增大后减小 |
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由于发现了对称性破缺的起源,并由此预言的六个夸克逐渐被实验证实,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可写为,式中r是正、反顶夸克之间的距离,as=0.12是强相互作用耦合系数,k2是与单位制有关的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k2=0.319×10-25J·m;而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相距为r,电荷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势能,式中k1是静电力常量.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反顶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B.正反顶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C.若地球质量为M,则轨道半径为r,质量为m的地球卫星的万有引力势能为 |
D.若地球质量为M,则轨道半径为r、质量为m的地球卫星的万有引力势能为 |
如图,悬挂在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甲。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乙。当乙到达悬点O的正下方并与甲在同一水平线上,甲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乙的电量分别为q1和q2, θ分别为30°和45°。求:q2 / q1的值( 要求在右图中对甲进行受力分析)。
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为r ,球的半径比r小得多,带电量大小分别为q和3q,相互斥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相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_________F。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距较近的带同种电荷的小球,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则两球间
A.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大 | B.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大 |
C.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小 | D.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小 |
两个质量均为m=2×10-6kg的小球,悬于长l=60cm的细丝线上.丝线的另一点固定于同一点O.当使两球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后,两球互相排斥使两丝线间形成α=90°的夹角(图).求每个小球的带电量.
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5,当它们相距r时的相互作用力为F1.若把它们互相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变为F2.则F1/F2为 ( )
A.5∶1. | B.5∶9. | C.5∶4. | D.5∶8. |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F。如果保持这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不变,而将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3倍,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变为
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将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等于
A.4F | B.2F | C. | D.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以下实验:
(1)该组同学首先将一个带正电的球体A固定在水平绝缘支座上。把系在绝缘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B(图中未画出)先后挂在图中P1、P2、P3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同学们根据力学知识分析得出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小球B所受带电球体A的作用力 (填“越大”或“越小”或“不变”),实验发现小球B在位置 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最大(填“P1或P2或P3”)
(2)接着该组同学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少小球A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变化。如图,悬挂在P1点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B。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当A球到达悬点P1的正下方并与B在同一水平线上B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A的电量分别为q1和q2,θ分别为30°和45°,则q2/q1为( )
A.2 B.3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