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快,并且两人骑车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快,若某人离开A地的距离x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图中的四个函数图象表示,则甲、乙两人的图象只可能是( )
A.甲是①,乙是② | B.甲是①,乙是④ |
C.甲是③,乙是② | D.甲是③,乙是④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a-t图象 | B.乙是x-t图象 | C.丙是x-t图象 | D.丁是v-t图象 |
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40 m/s,然后再减速到=20 m/s,
;;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不仅需要车辆有良好的刹车性能,还需要在行车过程中前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驾驶手册规定,在一级公路上,允许行车速度为,发现情况后需在距离内被刹住。在高速公路上,允许行车速度为,发现情况后需在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情况驾驶员允许的反应时间(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经历的时间)与刹车后的加速度都相等,求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刹车加速度。
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进行第6次大提速,提速后将使我国现有铁路运输紧张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某同学“十一”长假回家过节,正好乘坐提速后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他想利用物理知识粗测一下提速后的列车到底有多快。当列车在两站间的某段平直的铁路上行驶时,他利用手中的秒表和车窗外面掠过的电线杆来测量车速,当窗外掠过某根线杆时开始记录“1”,同时启动手中的秒表,当第“12”根线杆掠过窗外时停止计时。该同学读出秒表记录的时间间隔为10.01s,该同学记得铁路旁大约每隔50m有一线杆。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帮该同学计算。
(1)列车在该段铁路上行驶时的平均速率;
(2)若列车以上述计算得出的速度匀速行驶,进站前为了保证在刹车后55s内停下来,则至少应在离车站多远处开始刹车?(设刹车后列车做匀减速运动)
(3)若列车总质量为7kg,求刹车过程中列车受到的阻力。
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光控实验板进行了“探究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光控实验板上有带刻度的竖直板、小球、光控门和配套的速度显示器,速度显示器能显示出小球通过光控门的速度。现通过测出小球经过光控门时每次的速度来进行探究。另配有器材:多功能电源、连接导线、重垂线、铁架台等。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光控板竖直固定,连好电路
②在光控实验板的合适位置A处固定好小球及光控门B,并测出两者距离
③接通光控电源,使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读出小球通过B时的速度值
④其他条件不变,调节光控门B的位置,测出,读出对应的
⑤将数据记录在Excel软件工作簿中,利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如图乙所示,小组探究,得出结论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在得出图象后,为什么还要作出图象?
(2)若小球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根据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你能否得出重力加速度g,如果能,请简述方法。
北京奥运会上美丽的焰火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按照设计要求,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s末到达离地面100 m的最高点时立即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射出时的初速度是,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那么和k分别等于,(g取10)( )
A.25 m/s,1.25 | B.40 m/s,0.25 |
C.50 m/s,0.25 | D.80 m/s,1.25 |
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①没有空气②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③没有磁场。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同一高处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氢气球和铅球都将悬于原处 |
B.氢气球将加速上升,铅球将加速下落 |
C.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月球表面 |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
C.甲与乙同时着地 |
D.甲与乙加速度一样大 |
从同一地点用相等的初速度50米/秒先后竖直向上抛出两块石头,第二块比第一块晚抛出2秒。问第一块石头抛出后,经过几秒钟,两块石头在空中相碰( )
A.1秒 | B.5秒 | C.7秒 | D.6秒 |
仿生设计学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锲合点,使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正逐渐成为设计发展过程中新的亮点。早在十九世纪末,德国人奥托·利连塔尔制造了第一架滑翔机并进行了2000多次滑翔飞行,并同鸟类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小鸟在空中滑翔时获得向上的升力可表示为,式中S为翅膀的面积,v为小鸟飞行的速度,k为比例系数。如果一小鸟质量为120 g、翅膀面积为,其水平匀速滑翔的最小速度为12 m/s。设飞机飞行时获得向上的升力与小鸟飞行时获得的升力有同样的规律。现有一架质量为3 200 kg的飞机,它在跑道上加速时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5,若飞机机翼面积为小鸟翅膀面积的600倍,则此飞机起飞的跑道至少要( )
A.160 m | B.320 m | C.640 m | D.1 000 m |
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 )
A. | B. | C. | D. |
两个小球分别拴在一根轻绳两端,一人用手拿住一球将它们从三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若将它们从四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
A. | B. | C. | D.都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