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荆溪集》序
杨万里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北宋著名诗人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尝与林谦之屡叹之,谦之云:“择之之精①,得之之艰,又欲作之之不寡乎?”予喟曰:“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独予乎哉!”故自淳熙丁酉(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之春,上塈壬午(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止有诗五百八十二首,其寡盖如此。
其夏之官荆溪,既抵官下,阅讼牒,理邦赋,惟朱墨之为亲,诗意时往日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窹,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讎,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明年二月晦,代者至,予合符而去,试汇其稿,凡十又四月,而得诗四百九十二首。予亦未敢出已示人也。今年备官宫府掾,故人钟君将之自淮水移书于予曰:“荆溪比易守,前日作州之无难者,今难十倍不啻!子荆溪之诗,未可以出欤?”予一笑,抄以寄之云。
淳熙丁未(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庐陵杨万里廷秀序。
【注释】①指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一家或几家做学习对象,又单单学习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一体来学习模仿。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止有诗五百八十二首,其寡盖如此。止:只,仅仅 |
B.诗意时往日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暇:空闲 |
C.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口占:作诗文不打草稿,随口而成 |
D.庐陵杨万里廷秀序。序:序文 |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杨万里克服“诗人之病”的一组是
①学之愈力,作之愈寡
②择之之精,得之之艰
③前者未讎,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
④诗意时往日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
⑤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
⑥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
A.①③④ | B.②⑤⑥ | C.③⑤⑥ | D.①④⑤ |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
B.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
C.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
D.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独予乎哉!
(2)明年二月晦,代者至,予合符而去。
(3)荆溪比易守,前日作州之无难者,今难十倍不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胡大海,字通甫,虹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太祖初起,大海走谒滁阳,命为前锋。从渡江,与诸将略地,以功授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从破宁国,副院判邓愈戍之。遂拔徽州,略定其境内。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进枢密院判官。克兰溪,从取婺州,迁佥枢密院事。下诸暨,守将宵遁。万户沈胜既降复叛,大海击败之,生擒四千余人。改诸暨为诸全州。移兵攻绍兴,再破张士诚兵。太祖以宁、越重地,召大海使守之。士诚将吕珍围诸全,大海救之。珍堰水灌城,大海夺堰,反灌珍营。珍势蹙,于马上折矢誓,请各解兵。许之。郎中王恺曰:“珍猾贼,不可信,不如因击之。”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纵而击之,不武。”师还,人皆服其威信。寻攻处州,走元将石抹宜孙,遂定处州七邑。
初,严州既下,苗将蒋英、刘震、李福皆自桐庐来归。大海喜其骁勇,留置麾下。至是,三人者谋作乱,晨入分省署,请大海观弩于八咏楼。大海出,英遣其党跪马前,诈诉英过。大海未及答,反顾英。英出袖中槌击大海,中脑仆地。并其子关住、郎中王恺皆遇害。英等大掠城中,奔于吴。其后,李文忠攻杭州,杭人执英以降。太祖命诛英,刺其血以祭大海。
大海善用兵,每自诵曰:“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以是军行远近争附。及死,闻者无不流涕。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追封越国公,谥武庄。
(节选自《明史》三百三十二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海走谒滁阳,命为前锋谒:拜见 |
B.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克:攻克 |
C.英遣其党跪马前,诈诉英过过:路过 |
D.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之见聘也见:被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胡大海善用兵的一组是(3分)
①遂拔徽州,略定其境内 ②再破张士诚兵
③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 ④所至辄访求豪隽
⑤大掠城中,奔于吴 ⑥克兰溪,从取婺州
A.①②④ | B.①⑤⑥ | C.①③④ | D.①②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英拿出袖中的槌击打胡大海,击中脑部仆倒在地,连同他的儿子胡关住、郎中王恺都遇害。后来太祖命令诛杀蒋英,刺其血来祭奠胡大海。 |
B.当初,苗将蒋英、刘震、李福都从桐庐前来归降。胡大海爱惜人才,留用于部下,结果三人谋反作乱,胡大海反受其害。 |
C.胡大海跟从太祖攻破宁国,又同邓愈、李文忠从昱岭关攻打建德,并在淳安击败元军,活捉了四千余人。 |
D.胡大海的军队行进,远近的人争相归附。等到死去,听到消息的人无不流泪。他被追封为越国公,谧号为武庄。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珍堰水灌城,大海夺堰,反灌珍营。珍势蹙,于马上折矢誓,请各解兵。
(2) 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纵而击之,不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①,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漆身为厉(lài,赖),吞炭为哑:以漆涂身,使肌肤肿烂,像患癞病。厉,同“癞”。癞疮。吞炭为了使声音变得嘶哑。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襄子最怨智伯怨:痛恨 |
B.卒释去之去:使……离开 |
C.何乃残身苦形苦:痛苦 |
D.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数:责备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豫让“义人也”的一组是( )
①去而事智佰,智佰甚尊宠之 ②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③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④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⑤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⑥遂伏剑自杀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伯被消灭后,豫让为报答智伯乔装改扮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擒,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释放了他。 |
B.豫让的朋友劝说他假意投靠赵襄子再伺机刺杀,但豫让认为那是不义的行为,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 |
C.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
D.第二次行刺失败被擒,豫让要求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几下以了却心愿,赵襄子感于他的大义,满足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大历八年正月卒。
嵩子平,年十二,嵩卒,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及免丧,累授右卫将军,在南衙凡三十年。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理有能名。元和七年,淮西用兵,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滑州城西距黄河二里,每岁常为水患。平询访得古河道,接卫州黎阳县界。平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同上闻,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居镇六年,入为左金吾大将军。未几,复为郑滑节度观察使。
长庆元年,幽镇叛,杜叔良统横海全军讨伐不胜,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居数月,刺史王稷馈给稍薄,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宵溃而归。仍推突将马狼兒为帅,行及青城镇,劫镇将李自劝,并其众;次至博昌镇,复劫其镇兵,共得七千余人,径逼青州城。城中兵士不敌,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仍先以骑兵掩其家属辎重,贼众惶惑反顾,因大败。狼兒与其同恶十数辈脱身窜匿,余党降,稍后者斩于鞠场。明日,狼兒亦就擒戮,胁从者放归田里。诏加右仆射,进封魏国公,由是远近畏伏平之威略。
在镇六周岁,兵甲完利,井赋均一。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在河中凡六年,召拜太子太保。明年,上疏乞老,以司徒致仕,居一年卒,册赠太傅。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四》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质逆徒委:顺从,归附 |
B.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安:安排 |
C.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落拓:豪放,放荡不羁 |
D.兵甲完利,井赋均一完:坚固 |
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薛嵩与薛平父子二人功绩的一组是 ( )
①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②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 ③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 ④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 ⑤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 ⑥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
A.①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薛嵩原本替贼兵把守相州,贼兵败后,王师到来,薛嵩就到怀恩马前迎接叩拜,怀恩放了他,并让他做了相州刺史。 |
B.宰相杜黄裳很器重薛平,推荐他做汝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治理得好,在当时很有名声。在淮西战事中,又屡有战功。 |
C.薛平在滑州时,率领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开凿古河南北总长十四里,挖开旧河来分流水势,滑州百姓于是没有水患了。 |
D.青州城兵士不敌乱军时,薛平拿出府库和家里的全部钱财招募二千精锐的士兵,迎击对方,仍然先用骑兵掩击敌人的家属辎重,叛贼士兵惶惑反顾,于是大败。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
(2)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完白山人传 清·包世臣①
山人,安徽怀宁之集贤关人也。姓邓氏,字石如,其名琰,以敬避今上御名下一字,遂以字行,而更字顽伯。集贤关当皖公山下,故又号完白山人。少眇所闻见,顾独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弱冠,孤露②,即以刻石游。性廉而尤介,无所合。山人篆法,以二李③为宗,其分书④遒丽淳质,变化不可方物,结体极严整而浑融无迹。山人自谓:“吾篆未及阳冰,而分不减梁鹄。”余深信其能择言也。
山人客于梅氏八年。学既成,梅氏家益匮,不复能客山人。山人乃复如前,草履担簦,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山人游黄山至歙,鬻篆于贾肆。武进编修张惠言教授歙修撰金榜家,编修故深究秦篆,为修撰所器。编修见山人书于市,归语修撰曰:“今日得见上蔡真迹!”修撰惊问,语以故,遂冒雨偕诣山人于市侧荒寺。修撰即备礼客山人。山人侨居修撰家,编修遂从山人受篆法。一年,修撰称之于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曹文敏公,文敏请山人作四体千文横卷,字大径寸。一日而成,文敏叹绝,具白金五百为山人寿。
乾隆庚戌秋,八旬圣节。文敏以六月入都,强山人同往。山人独戴草笠,靸芒鞋,策驴,后文敏三日行。文敏舆从,以山东发水转后,与山人相值于开山。时巡抚以下命吏,郊迎文敏。山人策驴过辕门,门者呵止之。文敏坐堂上,遥见山人,趋出延入,让上座,遍赞于诸公,曰:“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诸公乃大惊,为具车从。文敏曰:“吾屈先生甚,乃肯来都,卒不肯同行,愿诸公共成先生之志。”遂率诸公,送山人至辕门上驴去,乃入就坐。
山人常往来江淮间,鬻书以给旅费。余以嘉庆七年识山人于镇江,过从十余日。明年复于扬州相值,山人作太山之游。至九年秋,山人由山东至常州,过扬不入城。及十一月末,始知余与翰风同客扬州。翰风编修弟也,余始闻山人名自翰风。时山人得家书促归里,乃买舟回扬,访余于天心墩,而余适去东台。山人俟余至十二月初八,乃语翰风曰:“岁尽矣,去家尚千里,吾不及终待慎伯矣。”遂解缆。翌日而余至。山人归里不复出游,遂以明年十月卒于家,年六十有三岁。 (选自《艺舟双楫》有删减)
【注】①包世臣: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②孤露:父母死亡。③二李:指秦李斯、唐李阳冰。④分书:书法的一种。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氏家益匮,不复能客山人空乏 |
B.鬻篆于贾肆卖 |
C.遍赞于诸公介绍 |
D.而余适去东台到,往 |
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邓石如深厚的“书法金石造诣”的一组是( )
①顾独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 ②其分书遒丽淳质,变化不可方物
③山人篆法,以二李为宗 ④“今日得见上蔡真迹!”
⑤山人常往来江淮间,鬻书以给旅费
⑥“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⑥ | D.①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完白山人,从小喜好篆刻书法。20岁左右父母双亡后就开始了浪迹江湖的生活,常以书法篆刻自给。他性情正直、孤傲,我行我素。 |
B.最早发现邓石如书法才华的是对秦篆研究颇深的武进编修张惠言,他在集市上看到邓石如的书法篆刻后说,如同见到了秦代上蔡人李斯的笔墨真迹。 |
C.乾隆八十岁生日,曹文敏竭力邀请邓石如一同入都。邓石如戴着草帽,趿拉着草鞋,骑着毛驴,这打扮使他被开山守门士兵拦下,结果未能进入辕门。 |
D.包世臣是通过张惠言的弟弟张翰风知道邓石如的。嘉庆七年,包世臣在镇江见到了邓石如,与之交往跟从他学习了十多日。嘉庆十年,邓石如在家中去世。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撰惊问,语以故,遂冒雨偕诣山人于市侧荒寺。
(2)吾屈先生甚,乃肯来都,卒不肯同行,愿诸公共成先生之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 “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
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而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匿濮阳周氏匿:隐瞒 | B.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 D.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⑥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给下面画线处断句,用“/”表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荀子·劝学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连处士墓表
欧阳修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盗有窃其牛者,官为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舍之而去。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改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以处士为法法:标准,规范 |
B.卒而反葬应山反:同“返”,返回 |
C.往省之,得疾而卒。省:反省,省察 |
D.乃表其墓表:作动词,树碑刻文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连处士可作世人表率的一组是
①以一布衣终于家 ②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 ③因不复仕进 ④悉散以赒乡里 ⑤厚遗以遣之⑥为之罢市三日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⑥ | D.①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舜宾居住在应山县,一生都没有做官,然而当地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为人高尚,达到了“行之以躬,不言而信”的境界。 |
B.连舜宾参加科举考试而没有考上,再加上他的父亲有病在家,需要他在身边侍候,因此他就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
C.欧阳修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舜宾的事迹会渐渐散失,应山的人不能够详细了解,因而写下这篇文章来告诉后人。 |
D.连舜宾曾于信阳办事,遇到了强盗,他的仆人告诉他强盗来了,但是强盗知道他的名声,因而并没有侵扰他。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3分)
(2)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4分)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随园记
(清)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会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①,禽鸟厌之,不肯妪伏②,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③。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注】①嚾呶,叫喊吵闹。②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③宦窔: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溷厕,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未尝往也往:流逝 | B.日与其徒上高山徒:随从 |
C.圣人无常师常:经常 | D.后三十年,会宰江宁宰:做县令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冰,为之而寒于水 |
B.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C.余恻然而悲/抱明月而长终 |
D.余竟以一官易此园/故为之文以志 |
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写出随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在登上小仓山之后更加被凸显出来,写金陵周边的名胜,是为了突出“随园”美景更胜一筹。 |
B.文章第二段中“随其高……”一段文字,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了十个“随”字,除了具有强调作用外,更把本文文眼“随”字凸显出来。 |
C.文章第三段作者写到“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舍官而取园”的原因主要是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
D.文章先历叙园的地理位置,接着便处处扣住“随”字,写葺园的经过与自己的趣味,表现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下的生活的憧憬。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尊重;办事严肃认真)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其父戒之曰:“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熙自是稍加饭粥。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①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②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先是,州县生梗,长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总管府③。熙悉遣之,为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②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③总管府:朝廷设置的区域性军事管理机构。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吐谷浑寇边寇:敌人 |
B.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寻:不久 |
C.在职数年,风教大洽洽:和谐 |
D.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杜:禁止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能体现令狐熙施行“良政”的一项是( )
①其有滞狱,并决遣之 ②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以功进位上开府 ④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⑤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⑥为建城邑,开设学校
A.①②⑤ | B.③④⑥ | C.①②③ | D.①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狐熙对朋友的选择极其严格,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而且还懂音律,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
B.令狐熙治理沧州,政通人和,广受拥戴。开皇四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并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
(2)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
(3)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杨仪①,祖父集,字浩然,景泰五年进士,观兵部政。是时御史钟同、郎中章纶合奏,请复纯皇帝于东宫②,下狱。集上书于尚书谦,略曰:奸人黄竑进易储之说,以中上心,本营脱死耳。公等国家柱石,乃恋宫僚之赏而不为国本计乎?脱二人毙拷掠,其若清议何?谦以示大学士王文,文曰:书生不练事,然有胆气,当进一阶处之。遂出知安州。专厉锋气,以法绳外戚中贵,坐逮系免官。
集生舫,莒州知州。舫生仪,字梦羽,幼从父于莒。莒城善崩,父老以为杞梁妻神异,非人力所加,公设方略城之,莒人奇其夙慧。自在黉序,博览强记,习为诗赋,兼攻真草书,岳岳不与群辈为伍。嘉靖初,中进士第,除工部主事,历兵、礼二部郎中,以廉能称。勋贵故投重币为贽,公却不受。当是时,夏文愍言③方柄用,爱公才,使代草章奏。凡国家大政事,借诪于公,造膝密语,他人莫得参也。且欲荐达之,会言宠浸衰,公失援,出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备兵霸州。霸州流贼方炽,烧官寺,钞吏民。言以公儒者,当谟谋庙堂,而使居贼冲,自伤不能左右。为宋人长短句饯之,其词甚痛。公遂移病归,不复起。
家居惟以读书著述为事。构万卷楼,聚书其中,率多宋元旧本及名人墨迹、鼎彝古器之属,固不可胜数。天性简亢,不趋谒。公廷监司县吏,非折节下之,罕得见其面也。与乡缙绅会饮,鄙其无文,多据席假寐,不交一言,以故同类皆嫉之。御史钱籍者,家奴为剧盗,横行数郡中,至劫金坛库金巨万。公恶之,未尝与同席坐。江阴令雅重公,而籍亦数为诗文以干令,令问籍于公,公佯谢曰:“吾不识也。”顷之,复佯惊曰:“适思得其人,乃吾邑盗魁,何辱问焉?”籍闻甚恨。其母死,又不往吊。籍遂诬公子杀人,篡取至家,锒铛锢其颈,榜笞累百。诸公居其间,事得解,而公遂忿悒以卒。
①杨仪(1488—1564),字梦羽,号五川、七桧山人,江苏常熟人。明代中期藏书家。
②请复纯皇帝于东宫:请复朱见深太子位。纯皇帝,明宪宗朱见深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简称纯皇帝。③夏文愍言:夏言,明嘉靖时大臣,谥文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营脱死耳营:求,谋求 |
B.江阴令雅重公 雅: 以……为雅 |
C.会言宠浸衰浸:渐渐,逐渐 |
D.非折节下之 下: 自降身份与人交往,谦恭待人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杨仪“天性简亢”的一组是( )(3分)
①习为诗赋,兼攻真草书,岳岳不与群辈为伍 ②与乡缙绅会饮,鄙其无文,多据席假寐,不交一言 ③公恶之,未尝与同席坐 ④勋贵故投重币为贽,公却不受 ⑤公廷监司县吏,非折节下之,罕得见其面也 ⑥公佯谢曰:“吾不识也。”
A.①②⑤ | B.①④⑤ | C.③④⑥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仪祖父杨集有胆识,敢直谏,受到大学士王文的赞赏,但最终因得罪权贵而被罢免官职。 |
B.莒州城墙常常崩塌,当地的父老认为是杞梁妻的神灵作怪。当时杨仪父亲在莒州,想出办法筑好了城墙。 |
C.夏言很看重杨仪,想要推荐他,但不久夏言失宠,杨仪被调出京城,任山东按察司副使。 |
D.杨仪得罪了钱籍,钱籍诬陷他的儿子杀人,把他的儿子劫至家中并擅用私刑,后经当地人士居间调解,这件事情才解决。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脱二人毙拷掠,其若清议何?
(2)专厉锋气,以法绳外戚中贵,坐逮系免官。
(3)适思得其人,乃吾邑盗魁,何辱问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讽朝廷讽:劝说。 |
B.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德:道德高尚。 |
C.士谦罄竭家资罄:尽 |
D.会葬者万余人会:恰好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士谦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②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③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④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⑤吾家余粟,本图振赡 ⑥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
A.①②③ | B.①⑤⑥ | C.③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士谦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睿以德行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 |
B.李士谦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习俗,每逢社日先摆上黍米饭。前来聚会的亲朋从士谦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 |
C.李士谦虽家境殷实,但厉行节俭,在乡里扶危救困,甚至对待有过失的人他也极尽体恤之心。 |
D.李士谦为人处世多积阴德。他把阴德比作耳鸣,意思是阴德只能心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译文:
⑵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译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苏轼《后赤壁赋》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者薄暮薄:迫近 |
B.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识:认识 |
C.攀栖鹘之危巢危:危险 |
D.反而登舟,放乎中流放:不拘束,任意行动 |
下列加点字与“掠予舟而西也”一句中的“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是日更定矣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B.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
C.①选贤与能 ②天与云与山与水 |
D.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后赤壁赋》写月夜之游,集中描绘了断岸、高山、明月、巉岩、草木,景色由清幽转为峭拔。《湖心亭看雪》重在写雪后西湖奇景和游湖巧遇,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
B.《后赤壁赋》最后描述诗人梦中看见道士化鹤的场景,显现文章奇想联翩、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湖心亭看雪》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运用,很能表现出作家另一种简练、写实的艺术风格。 |
C.《湖心亭看雪》通过对湖心亭赏雪巧遇一事的描写,表现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怀。《后赤壁赋》则借助于惊险迷离的景物描写,很大程度反映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积极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 |
D.《湖心亭看雪》记述作者以小舟独往湖心亭的所见所闻,是在大雪三日后的某个清晨(也有一说,是在傍晚八点多钟),而《后赤壁赋》所写清幽峭拔的赤壁之景,则肯定在秋末冬初的某个明月之夜。 |
给下列句子断句(用“/”断开,每处0.5分,共2分)
拉 余 同 饮 余 强 饮 三 大 白 而 别 问 其 姓 氏 是 金 陵 人 客 此。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②顾安所得酒乎?
③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①,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 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 “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②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何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史记 曹相国世家》)
注:①言文刻深: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
②洗沐:沐浴,借指假日,又叫“休沐”。汉时规定,官员每五日一休息,用于沐浴等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微时,与萧何善微:地位低 |
B.及为将相,有郤郤:隔阂,嫌怨 |
C.一遵萧何约束约束:束缚,限制 |
D.陛下言之是也是:正确 |
在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孰与君少长 |
B.参免冠谢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C.至朝时,惠帝让参曰大礼不辞小让 |
D.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参当官后,曾与萧何不和,但萧何却不计前嫌,推荐曹参接自己的接班丞相:事实证明,曹参当政后的一系列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很受后人称道。 |
B.曹参任丞相后,不仅自己无所事事,日夜喝酒,而且在下属来办事时也叫人喝酒,使人开不了口,办不成事。 |
C.曹参的行为引起了惠帝的担心,私下要曹参的儿子加以劝谏。不料其儿子却被曹参严厉教训了一番。 |
D.曹参与惠帝的一席对话打消了惠帝的疑虑,认可了曹参的做法:但曹参最终还是被惠帝体面地罢了官。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妾不衣帛衣:穿。 |
B.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诎:通“屈”,受委屈。 |
C.其妻请去去:离去。 |
D.余虽为之执鞭虽:虽然。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节俭力行重于齐苟全性命于乱世 |
B.解左骖赎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C.知己而无礼秦王还柱而走 |
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她的神色、姿态、心理活灵活现,闪耀着个性的光芒。 |
B.作者写石父、御妻、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写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
C.司马迁赞美晏子,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所以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
D.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子却解救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晏子的国相风度。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晏子出,遭之涂。(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2)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4)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