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孤傲”俞平伯
①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
②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相关。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驯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驯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驯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宝驯,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俞平伯与许宝驯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④1956年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研习社最有影响的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 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作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高官说:“我们走了。”答:“嗯。”既不客套,也不送客。
⑤“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击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
⑥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给少许生活费。1971年1月,作为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
⑦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来到俞平伯家。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还本付息是常识。”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选自《名人传记 》2012年1期)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开拓者之一。
B.“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于1956年8月,这是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C.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这体现了他憎恶贪腐、憎恶黑暗一面。
D.20世纪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红楼梦》的事情。此后,他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了。

E.“文革”开始后,俞平伯的家也受到一些乌合之众冲击,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被从老君堂抄走了。后来又被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学习班。
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种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联系全文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包热情的闻一多
何兆武
①一个人的性格或者思想大多初步觉醒于十二三岁,到二十四五岁思想定型,此后或许能有纵深的发展或者细节上的改变,若是有本质的改变,我想是非常罕见的。闻一多先生早年追求纯粹的美,后来成为民主斗士,旁人看来似乎有非常巨大而彻底的思想转变,但我以为那不过是一些表面的变化。在这一点上,我同意温德先生的话。温德先生是闻先生多年的好友,一次温德先生和我们谈起闻先生,说:“他(闻一多)就是一包热情。”接着又摇摇头,“不过搞政治可不能单凭一包热情啊。”言下似有惋惜之意。
②温德先生的这句评价非常中肯。闻先生是个热情的人,早年追求唯美是一团热情,后来和梁实秋、罗隆基等人搞国家主义,其实也是一团热情。
③西安事变爆发后,闻先生拥蒋反对张学良,在教授会上痛斥:“怎么能够劫持统帅?!”当时很多人都有那种感觉,如果真杀了蒋介石,肯定要发生内战,岂不给日本制造了机会?所以西安事变的时候很多人都指责张学良,称之为“劫持统帅”,等到他把蒋介石送回南京,当天的《世界日报》——当时北京最大的报纸,头版大标题就是“委座出险,举国欢忭”。第二天,北京的右派学生还举行了游行,也是声势浩大的。
④及至40年代,生活艰苦了,闻先生亲身感受到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黑暗,又满腔热忱地投入民主运动。
⑤闻先生晚年讲诗(其实那时候他还不到五十岁),有一首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特别欣赏,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当然这首诗写得的确很美,我也非常欣赏,不过除了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味道,好像和他民主斗士的形象不大合拍。所以我以为,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在讨论:如果鲁迅活着会怎么样?其实同样可以问:如果闻一多活着会怎么样?仅凭一包热情,恐怕也不会畅行无阻,我这么想。
⑥闻先生那一辈人的旧学根底非常之好,可他同时又是极端反传统的。社会转型时期,有的人唯恐中国的旧文化不存在了,拼命维护,还有一种人,认为传统的东西束缚中国人太久了,中国要进入新的时代,就要彻底抛弃,全面创造新文化,闻先生、鲁迅、胡适都属于这种人。鲁迅激烈反对中国的旧文化,甚至提出不看中国书,《狂人日记》里宣称:什么“仁义道德”,满书都写着血淋淋的“吃人”两个字。闻先生在这一点上跟鲁迅非常相像。在搞民主运动的时候,他在课堂上对我们说:“你们是从外面打进来,我从里边杀出去,我们里外合应,把传统的腐朽文化推翻!”意思是说:青年学子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毒害,所以你们须从外部推翻它,我是受过这个教育的,所以我现在要反对它,从里边杀出来与你们合作。我想这代表他当时真实的思想情况,虽然他研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但他并不认同。
⑦另外还有一点我要保留自己的意见。现在很多文章总是特别强调闻先生生活穷困的一面,比如联大时期闻先生给别人刻图章,现在都说成是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我觉得也不单是这样。闻先生早年是搞美术的,又会绘画,又会雕刻,现在北大西门一进门的地方有座西南联大纪念碑,上面的篆字就是闻一多写的,落款“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篆额”,写得非常好,而且只有公认的大手笔才有资格题这个篆额。所以,搞美术乃是闻先生的本行,写字、篆刻都是他的专业。当然他也是因为贫困,挣点钱补贴家用,但如果过分强调为生活所迫的一面,刻字竟成了他不务正业的谋生手段,不免有些过分渲染的味道。
(选自《民国教授》,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它(指诗人田间的诗)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当这民族历史行程的大拐弯中,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过危机,完成大业。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让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代的鼓手”出现。(摘自闻一多《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
②以清明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细小处,幽辟处,在诗人的眼中,皆闪耀着一种光明。(摘自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死水〉》)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开头引用温德先生的话,既表现了闻一多是个热情的人,同时也说明他的“一包热情”也存在着局限性。
B.闻一多喜欢《春江花月夜》,包括其中所带有的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味道,这与他民主斗士的形象有矛盾。
C.作者把闻一多与鲁迅不同的处事方式做对比,说明如果闻一多还活着,他仅凭一包热情来处事是行不通的。
D.沈从文认为闻一多的眼睛是清明的,在细小处也看得透明,这与何兆武所说的闻一多靠一包热情做事大不相同。

E.文章以情感为主线来讲述闻一多,有叙事有议论,不仅使读者了解闻一多,也对闻一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材料中从哪些方面讲了闻一多的一包热情?请简要概括。
答:                                                    
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有人认为,文章的第⑥段与文题没有什么联系,你怎么看?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伯恩斯坦的痛苦
我不知道,这样的镜头是如何拍摄到的:一代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痛苦地趴在工作台上,头发凌乱。他的右手无力地向前伸着,手中的笔似刚从他指间脱出。笔尖的墨汁滴在尚未写完的、已经涂划过的乐谱上……如果不作解释,谁会相信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伯恩斯坦?
长久以来,英姿勃发、潇洒倜傥的伯恩斯坦是以指挥家的盛名和荣耀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那极富个性的指挥风格和风度,倾倒了无数的乐迷。然而,追溯伯恩斯坦的成长经历,他最早的抱负其实是当一位作曲家。1918年,伯恩斯坦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早年曾求学于哈佛大学,因为酷爱音乐,后转入美国著名的寇蒂斯音乐学院,师从美国当时非常有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辟斯顿学习作曲。在此期间,性格活跃的伯恩斯坦还随著名指挥大师赖纳学习指挥,不过,他当时的主要意向还是作曲,创作的热情非常高涨,写出了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作品,一时间,伯恩斯坦创作的作品犹如一阵清新之风吹拂了美洲大陆,人们发现一位新的作曲大师已崭露曙光。
就在伯恩斯坦写出一部部新作品的同时,具备多方面音乐才华的他(伯恩斯坦的钢琴也弹得很好)又涉足指挥领域。他先是到波士顿坦格伍德的音乐培训中心学校当著名指挥大师库谢维茨基的学生,深得库氏的赏识,二年后成为其助手。后来,他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当时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的罗津斯基发现,推荐他担任这个著名乐团的助理指挥。在1943年的一场重要的音乐会上,年仅25岁的伯恩斯坦代替因病不能上场的瓦尔特出场指挥,获得极大成功,由此一举成名。到了1958年,伯恩斯坦成为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在世界乐团的指挥领域,这是个让人羡慕的位置,在以后的近三十年中,伯恩斯坦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应该说,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的速度和亮度更甚于他在作曲上的成就,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以作曲为己任的。就在他指挥上一路顺风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但指挥家的光环、社会名流的待遇、剧场内如潮的掌声和喝彩,让生性外向的伯恩斯坦放不下手中的指挥棒。据他的家人回忆,在上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前,伯恩斯坦的心中曾有过犹豫和冲突,他既为这来之不易的殊荣自豪和陶醉,又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作一下统计,就会发现,奠定伯恩斯坦作为一个作曲家基础和声望的几乎都是他在1958年前创作的作品, 1958年成了伯恩斯坦的分水岭:他迎来了指挥上的高峰,但却预示着创作上的力衰。
在执棒纽约爱乐乐团的岁月里,创作的欲望无时不在撞击和折磨着伯恩斯坦。因此每逢休假,伯恩斯坦总要找一段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内进行作曲,他竭力想找回以前的活力和灵感,他要激活和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与抱负,然而流水无情花开无意,除了偶尔闪显的灵光外,面对案前正在谱写的音符,他更多面临的却是深深的失望与苦恼,乐思的枯竭像幽灵一样驱之不散,于是本文开头的一幕就时时出现了……
是创作还是指挥?这个矛盾和冲突几乎贯串了伯恩斯坦的一生,当他在舞台上无数次接受掌声和鲜花时,有谁能明白他背后的隐痛和遗憾?作为一个指挥家,他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创作的神奇和永恒时时召唤着他,使他的内心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安宁。一直到了生命的晚年,伯恩斯坦终于下定决心:辞去纽约爱乐乐团的帅印,回家专心创作。
在人生的旅途已步入黄昏时,仍有激情和意志去实现自己念念不忘的夙愿,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但是,为时已晚了,疾病已开始向伯恩斯坦袭来,而更让伯恩斯坦感到痛苦的是,有人认为他创作的音乐只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不可能再有所超越了。这对伯恩斯坦来说,无疑是更致命的一击。在他晚年的时候,每念及此,他都耿耿于怀。他在家人面前一次又一次地唠叨着自己的苦闷,而这样的苦闷,除了只能对家人流露外,又能对谁言呢?
伯恩斯坦一定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人世的。然而,当我们回视上个世纪的世界乐坛,便会感叹,那时正是因为有了伯恩斯坦,美洲大陆才真正有资格与由卡拉扬统帅的欧洲大陆相抗衡。从这一点上来说,一生叹息的伯恩斯坦也许会感到一丝欣慰。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长久以来,乐迷们对伯恩斯坦的印象,都认为他只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指挥家,而不是一个已写了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作品的作曲家。
B.具备多方面音乐才华、指挥风格极富个性的潇洒倜傥的伯恩斯坦 ,使得美洲大陆在乐坛上真正拥有了与由卡拉扬统帅的欧洲大陆相抗衡的资格。
C.伯恩斯坦在指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是在他因指挥家的光环、待遇等放不下手中的指挥棒时,他也时时没有停止乐曲的创作。
D.晚年的时候,伯恩斯坦仍想实现自己的夙愿,但疾病已向他袭来,这样他一生的创作便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

E.本文叙述了伯恩斯坦最早想当一位作曲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的指挥家,晚年又专心创作的事迹,表现了传主为超越自我而奋斗的精神。
本文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伯恩斯坦的痛苦与创作和指挥有关,你认为伯恩斯坦是应该搞创作,还是应该搞指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材料给予你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倒立的马云,一切皆有可能
苗向东
在地球人眼里,马云是来自火星的异类,而马云也很配合这个角色。马云有一个绝活:单手倒立。他能够一只手撑地,倒立数分钟而面不改色。他不仅自己练倒立,还要求全体干部员工练倒立。他说:“当你倒立时,世界会变得不一样。”马云有句口头禅:倒立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马云儿时的偶像是小鹿纯子。而纯子最吸引他的就是遇到困难时就倒立,于是马云认为这个倒立一定是一个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法宝”。所以马云把倒立练得炉火纯青,甚至学会单手倒立的绝技。
后来他创立了公司,在面临“非典”的困难时期,公司如何走出困境呢?一次,马云看到一幅画,上面画了许多鱼,但除了一条之外其余都往一个方向游,只有这条鱼是往相反的方向走,这幅画的题目叫“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于是马云悟到:淘宝网换一个方向,也许我就是最先到达终点线的人。于是他想到了通过练倒立,来让大家学会倒立着看世界。
为此马云自2003年以来做了一个特殊规定:每个进入淘宝网工作的人员,无论胖瘦、高矮,都必须在3个月内学会靠墙倒立,男性需保持倒立姿势30秒才算过关, 对女性的要求稍低些,10秒即可,否则只能卷铺盖走人。为什么要练习“倒立”呢?一是可以锻炼身体,不用任何器械,训练很方便;二是通过练习倒立,促使大家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够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养成“换位思考”、“逆向思维”、“多位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自此,“倒立”成为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此后马云无时无刻不在鼓励这种“倒立”视角。2008年8月的一天,马云突然找到秘书,神秘兮兮地说:“走,跟我去淘宝!我今天要临时抽查,要所有高管都给我倒立,看看他们会不会。”在淘宝专门的倒立室里,每一个高管轮流在马云面前演示倒立。果然,有几个高管没能完成。马云甩下一句话:“限期整改,过段时间复查。”几位没有过关的高管人员,通过训练很快就掌握了倒立的技巧。
倒立思维的结果,就是马云始终走的是特立独行之道,不断打破常规,在与竞争对手过招时,从不按规则出牌。马云有很多奇特的“倒立观”,他信奉这样的理念:永远不做大多数。“如果一个方案有90%的人都说好的话,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因为这么多人说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在做了,机会肯定不属于我们。”于是马云没有投身热门的门户网站的红海,而是看中了国外市场上运行失败的B2B模式;没有擒贼先擒王,而是专攻中小企业;没有虚张声势打造影响力,而是出其不意地玩起了“西湖论剑”,来的宾客里居然有美国总统克林顿;没有在互联网急速膨胀烧钱的年代跟风,而是把高盛公司1999年的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用到了2005年。逆向思维可以构成核心竞争力,这是马云倒立后得到的逻辑,所以他总能把自己置于冷静旁观者的角色,游刃有余。伴随着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马云也一直以“反其道而行”的商业思维成为具有反常规精神的企业家代表。
仅靠倒立显然远远不够,马云还将倒立不断延伸、扩展。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有时候,客户是你的上司;有时候,客户也是你的员工。对于经理人而言,大部分人的思路是先站在个人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换一个思路,学会站在公司立场上考虑问题,反倒更容易让自己脱颖而出。他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逆向思维、反教条、出人意料,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这种思维的商业逻辑体现出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马云的倒立,用熊彼特的话说就是“创新”,用汤姆·彼得斯的话说就是“颠覆”,用安德里·格鲁夫的话说就是“惟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用柳传志的话说就是“重新写一份菜谱”。结果倒立着的马云和倒立着的阿里巴巴人,用一个完全不同的视野,神奇地走向了成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A.马云“倒立看世界”的独特思维是受到他儿时偶像小鹿纯子的启示而产生的。
B.“永远不做大多数”的理念是马云奇特“倒立观”的反映,体现了他的特立独行之道。
C.马云倡导“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是指不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还应更多地站在客户的立场、公司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D.马云做事不钻热门,不跟风,不造声势,这说明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竞争力不行而做出如此抉择。

E.马云是具有反常规精神的企业家代表,其淘宝网和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就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2)“在地球人眼里,马云是来自火星的异类”,请概括其作为“异类” 在练倒立的方面的具体做法。
(3)“倒立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请结合马云的商业经历阐明这句口头禅所表现出的深刻内涵。
(4)阅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评价“马云的倒立”,评价时不必受熊彼特、汤姆·彼得斯等人影响。并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阐述做此评价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画家荣宏君
王海珍
站在北京2011年岁末的街头,荣宏君自己大概已经想不起初来的心情了。有兴奋,也有茫然吧!和大多数北漂一样,有一个胸怀远大的抱负,有深浅莫测的前程,还有一颗跃跃欲试、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峥嵘之心……
现在,心情渐渐平静,安和。步履渐渐放慢,稳定。长期在传统文化、词章翰墨的浸润下,古意隐隐散发。那个从鲁西南偏僻农村走出来的懵懂无措的年轻人,已经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稳稳地走出了一条路——那个自十岁起便拿起笔在土墙上胡抹乱涂的小孩,已经将他的梅花画送进了人民大会堂,赠送给了多名国外友人。
荣宏君,你现在是名人了呢,这句话,在家乡人的酒桌上常被提起,并成为祝酒的下酒菜,当事人却只是憨憨地笑,诚恳之极。山东鲁人的厚道、耿直,一直未曾有变。
这么多年,一个人,无亲无故,无组织无单位,游离在体制外,以笔墨为生。靠一双手、一只笔、一砚墨,单枪匹马,一路走来,也真是不易。
现在回望仿佛显得太早。“经历的有些事,到了我七八十岁时再细细咂摸吧!”荣宏君在傍晚的灯光下微笑。他早已学会了不抱怨。
外面,寒星泛起,黑夜的幕布拉开,回忆漫溢上来——他经历过的苦涩,因有现在的甘味,便也不再都是苦。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很多攀越人生高峰,览人生胜景之人的感慨,也更像是他的人生写照——他画梅,一株又一株,傲雪的梅,凌寒的梅,孤倔的梅,画里有他的人生,真实贴切。他的成长是一部曲折的励志剧,是实实在在的真人演绎,无人可以代替。幼年,父丧家贫,高中毕业,北上求学,长子之责,看到家中重负,不得不辍学养家。对外说起,一句轻描淡写带过,自己的生活,却是一日日苦捱过来。
在画作没有市场之前,为谋生,他摆过书摊,开过饭馆,但他却学不来生意人的精明。骨子里面是文化人,即便是摆书摊,也要自己喜欢的书才行,没人光顾时,看书,有人来时,还是看书,天生读书人。生意自然是失败。
“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他摆摆手。
想过离京,回家守着几亩薄田,却心有不甘。内心深处对书香的渴望,如波浪在胸中翻涌。再穷,也要读书。拿起儿时练书法的毛笔,朝书香迈去。
幼年练习书法的底子与爱好绘画的基因结合起来,铺陈了最初的书画道路。一上手,花鸟虫鱼,都画,后来遇到国画大师关山月,一语点醒梦中人:你的绘画根基很好,每个都想画好,不容易,不如专攻一项。醍醐灌顶,他想起幼时土墙的梅,想起失学时院子里独放的腊梅——画梅。
他骨子里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梅,中国人眼中的“四君子”之首。梅花有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婉约、凄美,又有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傲雪、凌寒、不畏严冬的奇志。路渐渐清晰起来。
现在,荣宏君的梅已经作为国礼走出了国门。2008年10月,中国青年代表团出访德国时,他的大幅作品《梅》在德国总统府当着数百名中德青年代表的面,被赠送给德国总统默克尔。默克尔与梅花两看相悦的微笑瞬间被镜头捕捉。回国后,有友人替他惋惜:荣宏君,怎么没与默克尔合一张影呢?机会难得啊!他只是眉眼舒展地笑
尽管我不是体制内的人,但是因为找到了青联这个组织,也算是享受到了组织的关怀,能让我的画作走出国门。”荣宏君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他未有言及的是,文化人无体制、无单位的苦。比如,办护照,办签证,他要回山东老家,到处去开证明——这是显性的。隐藏在这背后的,是无保障的以后,以及有些只对体制内人开放的机会——还好,他心胸豁达:“如果曹雪芹在体制内,他也写不出传世巨著《红楼梦》。”有自嘲,更是激励。“无体制藩篱的一个好处是艺术创造更自由。”没有体制的保险箱,那就自己去建造,内心有紧迫感,更能诱发创造力。
“愈来愈觉得,绘画是小技,修为才是大道。”荣宏君感慨,研读史书是修为,做人是修为,胸怀是修为,而这一切,都会反馈到绘画中,绘画是内心的展现,胸中沟壑,气韵流动,一切都在画中。
“梅花香自苦寒来”,荣宏君经历的“苦寒”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有三处加点文字,都写到荣宏君的“笑”,请简要分析“笑”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概括荣宏君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并就其中一点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刘半农①:教我如何不想他
林天宏
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鲁迅曾这样比较过刘半农与陈独秀、胡适的区别:“如果将韬略比作武器仓库的话,陈独秀的风格是仓库门大开,里面放着几支枪几把刀,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则竖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胡适的做法,是库门紧关,门上贴一张小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两位都是高人,一般人见了,望而生畏,不上前。可刘半农没有什么韬略,他没有武库,就赤条条的一个人,冲锋陷阵,愣头愣脑。所以,陈胡二位,让人佩服,刘半农却让人感到亲近......”
的确,读时人回忆刘半农的各类文章,其性格之诙谐幽默,不拘小节,跃然纸上。
刘半农在巴黎留学时,正值一战后,欧洲经济萧条,货币贬值,留学生的日子难熬,刘半农便将书房命名为“化子窝”,好友赵元任夫妇曾前往看望,临别时拍全家福留念,刘半农竟指挥众人坐在地板上,伸出手来做乞讨状。
归国后,刘半农从事民间文学研究。他在报上刊出启事,广泛征求方言中各种骂人的话,赵元任和钱玄同见报后联袂登门拜访,分别操中国各地方言,把刘大骂一顿。骂过后,彼此抚掌大笑不已。
刘半农爱好音乐,他曾与赵元任合作,由他作词,赵谱曲,创作出上世纪30年代最为流行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日,刘半农前往赵元任家饮茶,适逢不少青年学生也在赵家小聚。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憨态可掬的土老头就是刘半农,遂有失态之举。刘半农便当场作了首打油诗,自我解嘲道:“教我如何不想他,可否相共吃杯茶?原来这样一老朽,教我如何再想他?”
于是,时人评论这个“矮个子,方头颅,生气勃勃”的江苏人,送其一字-----“浅”。
浅有二意,一为“胸无城府,浅如清溪”。出国留学前,昔日上海滩文友在酒家为他饯行,席间对诗,满是卿卿我我的词藻。刘半农无法忍受,讽刺道:“真是一群鸳鸯蝴蝶”,酒宴遂不欢而散。
还有一次,时任《世界日报》总编辑的成舍我向刘半农约稿,刘半农问,我写的都是骂人的,你敢登吗?成舍我回道:“只要你敢写,我就敢登。”刘半农便写了一篇《南无阿弥陀佛戴传贤》,直斥考试院院长戴传贤只念佛不做事。戴传贤看到后大为光火,又不敢拿刘半农出气,只好将《世界日报》停刊三天。
刘半农之“浅”,还在于其所学颇杂。他曾自言:“学问即爱好,爱好即学问。”其专业是实验语音学,但也从事语法研究、汉字改革;作为诗人,他著有《瓦釜集》和《扬鞭集》;作为散文家,又著有《半农杂文》;他还客串翻译,出版过《茶花女》、《国外民歌译》及《法国短篇小说集》;也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搜集民谣,编纂《中国俗曲总目稿》;他甚至还是摄影家,参加中国最早的摄影社团“光社”,并写有专著《半农谈影》,被誉为中国现代摄影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刘半农治学半生,最为“出格”的举动,便是采访名妓赛金花。其时,身为北大名教授,前去采访-个名声不佳的妓女,被市井传得沸沸扬扬,但刘却不为所动。通过多次采访,结合研究历史,刘半农拂去了蒙在赛金花身上的历史迷雾。刘半农去世后,赛金花一袭黑衣,专门前往追悼,一时传为奇谈。于是,有后人评论:“......五四那一辈,认真者往往认真过分,只认死理;潇洒者,又往往难有所成。像刘半农这样的人物,实在教人无比怀念。”
1934年6月下旬,为了调查蒙古族牧区民俗,刘半农远赴塞外,夜宿百灵庙一间乡村草房,其他人都睡在土炕上,而他自备一行军床,于房中支架独卧,故作僵硬状,开玩笑说:“我这是停柩中堂啊!”听者为之大笑,却不料一语成谶。考察途中,刘半农为虱子叮咬,染上回归热,回京后耽误治疗,于当年7月中旬离世。
在众友吊唁的挽联中,以刘半农生前挚交赵元任最为贴切。多年来,赵刘二人一个作词,一个谱曲,珠联璧合,而今,斯人已逝,赵元任伤感地写道:“十载凑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①注:刘半农(1891-1934),又名复,江苏省江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文章第一段叙述了鲁迅先生对刘半农等人的看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这些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结合文中的主要事例,归纳概括刘半农的形象特点。
时人认为刘半农为人治学都浅,你同意不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陈独秀和胡适作为 "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对敌斗争中都比较讲究韬略,但两人所采用的韬略却各不相同。
B.文章标题中"教我如何不想她"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也表达了后人及友人对刘半农先生的怀念之情。
C.刘半农诙谐幽默,不拘小节。因而写出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样风行一时的流行歌歌词。
D.在众友吊唁的挽联中,刘半农生前挚交赵元任写得最为贴切,挽联的字里行间饱含了他对刘半农的深切怀念之情。

E.时人评论刘半农时,送其一“浅”字。 一是因为他“胸无城府,浅如清溪”; 二是因为他所学颇杂,对所学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思成:一念执着
顾学文
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
在宾大完成学业后,梁思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观摩各地建筑。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梁思成被深深刺痛了。他说:“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匆匆回国,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1932年,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古建筑调查。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亲密伙伴”。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的人而言,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梁思成甘之如饴:“被(臭虫)咬得很厉害,但我追猎遗构多年,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
“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共测绘了2738座古建筑!那是什么年代?战乱!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他的学生杨鸿勋唏嘘不已。
1942年,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在这时,妻子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不便,全家贫病交加,他依然伏案写作。
1944年,《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震惊,但没有人能想象得出,这样一本著作,诞生于李庄(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1940年初冬,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迁徙到这里)那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杨鸿勋说。
不仅是《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完成的。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在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时,另外加上了两个不属于中国的城市——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他和林徽因一起,把这两个城市的古迹详尽地标注出来,并以自己的专业精神说服美军司令,对日本的那些古迹也要保留。而此前,梁思成一家已有两名亲属牺牲在抗日前线。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梁思成无法不心如刀绞。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与热爱,才有这样震撼心灵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生执念,当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陷入大拆大建的热潮中时,梁思成一次次仗义执言,秉笔直书。
1950年,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一文,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方案中,梁思成与陈占祥详尽地阐明了他们对于北京未来规划的方案:北京应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不应该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在北京古城的基础上建设首都行政中心,而应该在北京西郊开辟一个新的行政中心。
然而,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放弃老城重建新城几乎没有可能。
梁思成激烈地与人争论、大声地呼吁。如杨鸿勋所言,他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当时一边倒的社会热潮中,他没有人云亦云。“我敢于争论,一个人没有主见是不行的。”然而,轰隆隆的铲车声、一下下沉闷的大锤声还是淹没了梁思成的呼喊,古迹一点点消失,迎接他的是默默的悲苦:“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1956年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任务,梁先生很难再潜心学术研究。”那时伴在梁思成左右的杨鸿勋心里非常清楚:“他其实很想开展民居研究。”但只有一次,梁思成带着杨鸿勋和其他几个学生去了趟东交民巷,后来再也没有了第二次。因为,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为爱妻林徽因设计墓碑是梁思成唯一能作的设计。
的确,虽然在梁思成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脊椎病恶化,直不起腰来;但无论什么时候,他的人格都没有弯,他在精神上站得笔直。
1972年,梁思成走了。但他所开拓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还在延续着。
21世纪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在呈现现代性的同时也要珍视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也要回首往昔,这时,人们也想必会频繁地回想起,许多年前,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一生执念。
(摘编自顾学文《梁思成:一念执着》)
相关链接:
①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
②“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摧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52年)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和欧洲考察建筑期间,看到各国都有自己写的建筑史而中国没有,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写一部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B.回国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开始了古建筑调查,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他们的野外调查也异常艰苦,但和亲密伙伴在一起工作,他甘之如饴。
C.战乱时期,梁思成在艰苦的环境里,强忍身体的病痛,克服困难,坚持写作,著成了《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
D.《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填补了中国人自己编写建筑史领域的空白,也实现了梁思成早年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E.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梁思成向美军建议需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是出于对日本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虽然他恨日本侵略者。
梁思成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段话的含意和背景。
梁思成的主要贡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针对文本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并结合当前很多古建被拆除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张中行:“都市柴门”主              张昌华
张中行先生,自命寓所为“都市柴门”。我有缘为95岁的中行先生选编了一本《负暄絮语》,故曾叩“柴门”,与先生有一面之雅。
张先生的寓所门前一小块置放一张小饭桌,狭窄的过道上立着书架。室内静得出奇,迎面墙上老挂钟的咯嗒咯嗒声,声声入耳。更令我惊讶的是家中的摆设、物什都是旧物,停留在1970年代的水平。
张中行刚刚醒来,见我们来了,颔首致意。此前我已给他写过信并通了电话。他不感意外。室内简朴得令人咋舌。他一直坐在床上,床上都是花花绿绿的旧被。我们奉上随身带来的出版物,老人饶有兴趣地翻阅,字小看不清,他借用放大镜。我仔细打量:老人样子还硬实,头发全白,较胖,本就较小的眼睛显得更小了,嘴也有点瘪了。他的大女儿张文对我们说,老人上午要吸一个多小时的氧气,午觉时间长,也不大活动,基本谢绝访客。我们与老人合影后,又参观了他的书房,书卷气袭人,室内案几上陈着文房四宝,只是较嫌杂乱。张文谦称书房像仓库,我说“典藏的都是文物”。书橱内列着古玩,以石头居多。当我们告辞时,老人双手拱抱揖送。一句话也没说。我只是一周前在电话中听他说过“欢迎你们来”。
因编书需要,我较系统地拜读了张中行散文,尤其是自述性文字,对先生的为人与为文略知一二。
张中行是位从燕赵大地高粱窠里走出来的学人,苍苍百年丝毫未改他憨厚、淳朴的本色。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上,古韵犹存。
张中行是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凡他受惠于人的,他都将账记在心上。从1937年到1952你那,他受三位友人惠助,一心想回报,有的已下世,欲报无门,他只能“长存于心,到盖棺时还不能还或报,就带到地下,永世不忘”。与此相比,他援手别人的 “数目不小,我都希望统统忘却”。有趣的是,某次他的一位同事遭窃,很难过,张中行知道后,送他被盗金额的一半,幽默地说:“就当我们两人被偷了。”
张中行对于向他索字、要签名、要书的人,他都来者不拒。写的字常常裱好后送人。还乐于帮别人向启功、金克木索墨宝、要签名。金克木一般不给人签名,他就把笔硬塞到他手里,命令他“签!”但他从不代子女向别人求墨宝,甚至连自己的字也不给子女。
张中行对人古道热肠,对小动物也怜爱有加。一次他抱回一只流浪猫,回家后又觉得这猫可能有主人,怕主人找不到会着急,于是又赶紧出去贴“招领启事”。曾经有一段时间,他养了许多流浪猫,家里成了收容所。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请启功吃饭也是楼下的小馆子,四菜一汤,喝点二锅头,真有点“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味道。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菜,他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的仪表既不轩昂也不潇洒,甚而也乏学者那种雍容与儒雅。他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凡人。但他行为高逸,虽隐身市井,却“道通天地”,虽身居陋巷,而“思入风云”。他讲“顺生”,但“不偏不竞,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着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绝不争论。
张中行的尊尚世道。他对前辈的尊崇、仰慕尽显在“负暄三种”字里行间,先生得(北大)红楼“自由”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以“写则以真面目见人”的原则,不视先贤为神,把师辈们凡人的一面也留在纸上,给读者一个完整、鲜活的形象。
譬如对梁漱溟。对梁氏的耿直、迂阔,张中行认为“由感情方面衡量,可敬;有理论方面衡量,可商。有的,说重一些,至少从效果方面看,还近于可笑”。接着张中行自责说他没有同梁先生沟通,责任的一半在我,另一半便退给梁先生。
北大九十华诞,学校请张中行写以“我与北大”为主旨的文章。他写了篇《怀疑与信仰》。他认为,他受北大最大的影响,是一种怀疑精神。因为怀疑而思考,因为思考而进一步怀疑。他总说:“老北大比新北大好,因为老北大让人疑,新北大让人信。”他欣赏培根的名句:“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选自《江淮文史》2014年4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张中行,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石庄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这篇传记既有对传主张中行先生的直接描写、真切感人,又有对传主为人为学的间接描绘,生动风趣,人物形象刻画全面。
B 全文选择自己与张中行先生交往的事件加以记叙,运用外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段,传主形象生动,显得真实可感、可信。
C 家成了很多流浪猫的收容所,表现了张中行对小动物的怜爱有加,这样的事例既使得文章充满趣味,也反衬了传主的形象。
D 张中行先生在生活上不追求奢华,简朴、简约,崇尚节约,意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不浪费,应该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E 对于同学遭窃,张中行慷慨解囊,“就当我们两人被偷了”一句,既显示了传主的生性幽默,也表达了传主对失主的同情。
张中行先生的为人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概括。
作者把张中行称为“都市柴门”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张中行在治学方面的哪些品质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更真实。
他跟我投缘,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比我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探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中,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的书被更多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的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过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向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蹦蹦跳跳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敢面对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都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
根据作者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方面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片赤心在丹青
韩小蕙
①吴冠中的艺术生涯是一支射向靶心的箭——“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箭,一辈子不偏不移地、就奔着这一个目标的箭。
②他和绘画的关系,可说是生命里的基因,前生投缘的关系——绘画不是他的专业、职业、事业,而是他的呼吸、他的身家性命、他的存世意义。有三个细节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是抗战时期在昆明,敌机来轰炸,全校师生都上山去躲避,只有吴冠中苦苦恳求图书馆管理员,让他将自己反锁在馆内,临摹古人画册。那独自对话经典的自在滋味,一辈子都在他心头畅快地荡漾着。二是上世纪60年代,一次南下广东写生回京,吴冠中将他画的一包画立在座位上,自己则站在旁边以手相扶。站了三天三夜,下火车时腿、脚都肿了,可是他心里高兴,庆幸作品们终于平安到家了。三是上世纪70年代,吴冠中的岳母在贵阳病危,他好不容易请下假来,携妻前往探视。途经阳朔时,他太想画桂林了,遂中途下车,盘桓一天。谁知天雨不停,他叫夫人打伞遮住画板,俩人则淋在雨中,任雨丝打湿衣衫。后来刮起大风,画架实在支不住了,怎么努力也画不成了,极度失望之下,吴冠中竞哭了起来!我理解,当时他浑身的血液已被艺术的激情点燃,陷入了“不能画,毋宁死”的冲动中,这种欲罢不能,连他自己也不能控制自己了。
③吴冠中一辈子不停地追求创新,这是他血液中固有的基因,他说:“不能创新,我的生命就停止了。,”“我绝不能侮辱过去的作品,一定要超过过去,给后人新的启发。”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只能往前走,停下来不好活,后退更没余地。”有关风格的问题,他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
④2009年2月26日是一个卓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在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吴先生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知凡几,专题的吴冠中个展也有过数次。但意义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的180多幅作品,全部是吴先生的无偿捐赠之作,囊括了这位为艺术辛勤了一生的绘画大师所有的重要作品。换句话说,吴冠中把他一辈子的耕耘成果,悉数奉献给了社会。吴冠中说:“作品是艺术品,属于国家,属于人民,不属于个人。”“艺术是珍贵的,了不起的,一定要把艺术留下,留给将来人们再认识。”在他的晚年,吴冠中开始捐出自己的画作,大批量捐献给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而在此前的捐献,已包括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还有国内的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重要场所,更为赈济水灾、救助残疾人等公益事业捐献过多幅作品,前后捐出的共有300来幅。
⑥吴先生早就告诉家人:“搞艺术不赚钱,爸爸如果单为了供养你们就不搞画了。房产、现金,可以留给你们,但爸爸的画是社会公产,应该还给社会。”
⑦凡是跟吴冠中接触的人都会强烈地感觉到,他的血液里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叫做“不安宁粒子”。他当了一辈子美术教师,从第一天做助教开始,直到耄耋之年的最后一次登台,其特色始终没有变,这就是,一上讲台就激动,越讲越兴奋,就像陷在恋爱中,不能自拔。多少年养成的习惯一直持续了一辈子,他作画,往往早餐后即开始,一直画到下午、傍晚、深夜,其间不间歇,不休息,也不吃饭喝水,何时画完何时才回到“人间烟火”。艺术是他永远的新娘,初恋的狂热一直持续到黄昏恋,始终恋不够。
⑧91个春秋飞渡,吴冠中早就做成了国际知名的大画家,他已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举办个展数十次,还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头衔。但他认为,做成“家”不是目的,做成“大家”也不是人生理想。他说:“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实质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吴冠中也不是一个耽于昨天的人。他甚至说过:“明年怎么样?顺其自然。”这意思是说,艺海无涯,长征无尽头,个人只管一心一意地探索下去,其他都无须计较——是非曲直,功劳功绩,由别人去说吧。他是艺术的赤子,他的心中只有艺术。装不下别的了。
(节选自《一片赤心在丹青:追念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
下面是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在谈到吴冠中与绘画的关系时说“绘画是他生命里的基因”,是在揭示绘画在吴冠中一生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绘画,就不会有吴冠中。
B.吴冠中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到”,是在强调画家的风格是自己的艺术实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创作实践就会形成相应的风格,画家只管做好自己就行,不必计较成败得失,功过是非由别人去评价。
C.吴冠中晚年举办的捐赠作品展,囊括了他为艺术辛勤一生的所有作品,他将自己一辈子的耕耘成果全部奉献给了社会。
D.吴冠中热爱艺术,为艺术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认为艺术不能沾染上金钱的气息,不能和金钱有任何关系,所以他捐出的画作不会带来任何利益。

E.本文多处引用吴冠中的话,展示了他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这样的写法能够更真切生动地表现人物,比单纯的记叙和纯粹的评议更令人信服。
本文第二段记述了吴冠中视绘画为身家性命的三件事,请分别概括。
结合全文,请分析吴冠中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
吴冠中说:“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思想?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使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爱玲,我觉得林徽因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
(2)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她的?
(3)文中将林徽因与张爱玲对比,她们之间有哪些不同?
(4)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从她身上你学到了哪些?请结合自身经历简要叙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创造奇迹的人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 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徐光宪便是这样一位致力于我国稀土科学研究事业的科学家。采用徐光宪院士科研成果生产的单一高纯稀土大量出口,让那些曾经无视中国“稀土大国”地位的国家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中国高纯度稀土使国际单一稀土价格下降了30%-40%!现在,中国生产的单一高纯度稀土已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一些长期霸占世界市场的稀土“垄断国”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停产,一股中国旋风在世界稀土市场上雄劲地刮了起来。徐光宪院士在这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冲击”!
徐光宪1920年生于浙江绍兴,1946年徐光宪考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一学期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导师竭力留他在哥大任讲师。就在这时,抗美援朝开始了,美国即将通过法案,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1951年,徐光宪携夫人高小霞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几经艰难终于回国,到北大任教。
几十年来,徐光宪始终把国家的需求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分离镨钕,纯度要求很高。徐光宪接下了这份任务。这已是徐光宪第四次改变研究方向了。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镨、钕都属于稀土元素。稀土元素一共有17种,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犹如孪生兄弟一样,要将它们一一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的分离又是难中之难。徐光宪顶住了各界的质疑,打出了一个接一个“漂亮仗”——他建立自主创新的串级萃取理论,推导出100 多个公式,并成功设计出了整套工艺流程,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他率先办起“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使新的理论和方法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稀土工业的竞争力……
徐光宪在量子化学、核燃料化学、配位化学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广泛积累资料,去粗取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他认为创新是科研的灵魂,但又不是高不
可攀的东西。各门学科表面上相差很远,但其内在规律和研究方法往往可以相互借鉴。把其他学科中的概念、方法移植到本学科中来,就是创新。
谈起自己的科学成就,徐光宪院士总是认真地说:“我的工作都是团队集体的工作,我只是其中的一名代表而已。他们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我最大的安慰和自豪。”几十年来,他不仅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生和硕士生,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北大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学生中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
近年来,他仍然密切关注新世纪的学科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和创新思维的论文和报告;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奔赴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和四川攀西冕宁矿区考察;他还先后多次为我国稀土资源的优化利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谈到我国的科技发展,徐院士充满信心:“我们中国人既有智慧,也很勤奋。今天上午的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不断创新,我们就可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被外国同行称为的“中国冲击”是说中国生产的单一高纯度稀土已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一股中国旋风在世界稀土市场上雄劲地刮了起来,占据了整个世界市场。
B.几十年来,徐光宪不仅自己做研究兢兢业业,而且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C.徐光宪作为科学家多次改变研究方向,“哪里需要哪里跑”,说明他总是委曲求全。
D.稀土元素种类繁多,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要将它们都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的分离又是难中之难。

E.徐光宪在他的论文中常常很谦虚地夸耀年轻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年轻人在科学领域的优秀表现使徐光宪感到安慰和自豪。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文章体现了徐光宪的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伟大的科学家首先是一位爱国者。徐光宪院士有哪些爱国情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
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著名的中学——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2000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
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咨询意见。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
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
(选自2012年第6期《名人传记》),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振英童年时代忍受了贫穷生活的煎熬,他从不抱怨,积极分担家庭生活的负担。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自食其力的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B.梁振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香港取得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留学,学费和生活费自己打工解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以全班第一名成绩毕业。
C.梁振英学成回港后,加入了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D.梁振英四十岁时创立了自己的测量行,几年后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

E.本文撷取梁振英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记叙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历程。
(2)梁振英青少年时代是如何面对贫困生活的?
(3)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4)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梁振英成功原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演员于是之
于是之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配角。比如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就喜欢演那个只有十几句话的吕若冰,而不喜欢演那个队长刘海清……”于是之曾在《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文中写道。
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至今仍是于是之的“绝唱”之一。在那部戏中,于是之扮演配角老车夫老马。老马累计出场时间不过十分钟,第二次出场甚至没有台词,第一次出场,主要动作是在风雪夜进屋,踉跄昏倒。
于是之一上场,似乎就给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带进一股寒气。他头上扎着破旧的白毛巾,花白的眉毛、胡子上似乎带着霜。进门踉跄两步,打着寒噤,上牙碰下牙,唇口已然冻木……
演配角,于是之的功夫一点也不少下。他说过,为演老马他写的申请的字数比老马的台词还要多。更重要的是,他懂老马。早年,穷苦人冬天出门没有棉裤,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腿上,外头罩一条单裤。裹了报纸,关节的灵活度受限,步子发僵。于是之演老马,步态如何趔趄的依据就是打这来的。“他没让你看到那个报纸,但他的表演已经把报纸和报纸后面那一片生活概括在内了。”196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跟于是之同台演过戏的林兆华说。
在老马之前,于是之经历过冰火两重天。《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让26岁的于是之尝尽成功的喜悦,《雷雨》里的周萍又让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于是之和程疯子投缘。“我爱我这角色……照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水平,我还不能有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剧本的第一遍朗读,已经把我带到生我长我的地方……我的杂院生活,叫我体贴我的角色,同时也给我一种责任:他们要我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一辈子也别打算成为演员了。”于是之在《我演程疯子》中写道。
为演好程疯子,于是之看《立言画报》、《名伶百影》,咂摸旧艺人的表情;向侯宝林、“白派”京韵大鼓代表人物白云鹏请教;上茶馆、钻胡同,寻访单弦艺人、京剧二路角儿;从朋友眼角的鱼尾纹“化”出程疯子的眼神;从白云鹏说话用手指头点三下以示强调的习惯动作里“长”出程疯子的手势……
“形”之捕捉与“神”的建构同时进行。老舍先生说,程疯子“原是有钱人,后因没落搬到龙须沟”,于是之将程疯子精确定义成庶出的旗人子弟,没落之后曾唱单弦为生。《程疯子传》洋洋洒洒六千余字,几乎是一篇上好的小说的开头。白描手法被时年26岁、正式学历仅到初中的于是之运用得得心应手,不让老舍、汪曾祺。
《龙须沟》攒下的“家底儿”到了《雷雨》却全无用处。少年时,同龄人让于是之看《少年维特之烦恼》,于是之冷冷地说:“我没有少年。”那时,于是之已经失学,在日本人的仓库里作“华人雇工”,每天从破败的宣武门下走过,感觉自己的少年“叫宣武门给吃了”。正如当年无法理解维特“还烦恼什么”一样,于是之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周萍在豪宅里的苍白生活和他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周旋。
《雷雨》的惨败,甚至让《龙须沟》成为耻辱。从1954年到1957年,于是之的表演停滞了两三年。
1956年秋天,于是之听老舍说:“我写了一个新戏,主角的台词几百句,从小演到老。”于是之没说话,但心里已经憋着劲儿要演这个“从小到老”,有“几百句”词的主角了。这个“主角”是《茶馆》里的王掌柜。
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不好演,如果演不好,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大龙套。于是之没有让王掌柜成为龙套,而让他成为了自己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在茶馆里,我为人沏茶送水的动作比较多。虽然不经常被人注意,但我总要认真去做。因为我尝到了其中的好处,在一个小的真实上,丢掉了信念,就会影响随之而来的主要的戏,叫你失去了大的真实……”这是于是之在《茶馆》中悟到的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摘编自石岩《演员于是之,领导于是之》)
相关链接:
①于是之(1927~2013),话剧表演艺术家,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洋麻将》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他的表演风格本色自然、含蓄深沉且富含诗意。(摘自百度百科)
②究竟怎么演?一字一泪,哭腔哭调地演,还是另外的演法?研究一下生活吧。王利发这时一定不愿意哭,他要控制住自己,并在亲人面前装作轻松,当儿孙们欲哭时,他甚至还要申斥,为的是要他们迅速逃出这灾难的虎口。因此这个悲剧的小片段,就不能直接去演那个‘悲’,而要多演那个对‘悲’的‘控制’,甚至强作欢笑。这么演就可以较含蓄些,也可能更感人些。(摘自于是之《演“王利发”小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于是之选择角色不以是不是主角作为标准,在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中,他选择演的就是配角吕若冰,而不是主角刘海清。
B.在演《骆驼祥子》时,为使人物符合生活真实,于是之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自己的腿上,让自己表演时能步子发僵,步态趔趄。
C.于是之演程疯子追求形神兼备,他不仅通过各种途径来揣摩程疯子的外形,更写了六千余字的《程疯子传》来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
D.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但于是之却让这个龙套人物成为了自己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E.本文通过介绍于是之话剧表演生涯中对几个经典角色的成功塑造,表现了这位经历过挫折的话剧表演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
(2)于是之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为什么能成为他的“绝唱”之一?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于是之的表演不在任何小的真实上丢掉信念,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说明。
(4)于是之成为话剧表演艺术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
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
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 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1989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二十年后,2010年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
请简要概括李泽厚学术研究的历程。
《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5 分)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你对“导师并不重要”这个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