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一首新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既 然
徐敬亚
既然/前,不见岸/后,也远离了岸/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海苍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A.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也没有,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
B.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宏观的、哲理的思考。 |
C.四个“既然”组成排比句式,音节和谐自然,意象鲜明、具体。如“岸”指目标,“波澜”指人生活的坎坷、艰险等。 |
D.这首诗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一样,同样是站在人生和历史的长河中,同样是站在自身的人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确立了同样的生活态度。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抓住富有日本女性特点的温柔、娇羞的神态来描绘,表现了对日本女郎的由衷的赞美。 |
B.作者以习习凉风吹拂下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日本女郎婀娜、柔美的风韵,刻画出其温柔、婉约的神态。 |
C.“蜜甜”与“忧愁”,表现了日本女郎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用“蜜甜”修饰“忧愁”,那忧愁就更深,更浓,更烈,充分反映出她为离别所苦的情态。 |
D.这首诗短短五句,既有动作,又有语言,更有缠绵的情意,真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充分显示了诗人绘态传神的艺术功力,堪称作者抒情诗中的“绝唱”。 |
选出对顾城的《一代人》与《远和近》分析不当的一项(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的意思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毅力。 |
B.在《远和近》中,你和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和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受有悖于常理。 |
C.《远和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亲近。 |
D.这里的两首诗初读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着成年人的孤寂和忧伤。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题李凝幽居(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指不违背诺言。 |
对下列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诗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尺素”喻指“书信”,情感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相对照,更加突出了词人的悲慨之情。 |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诗句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在色彩上别具匠心,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句运用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更加突出一个“愁”字,显示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 |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诗句运用夸张、反衬的修辞手法,借黄鹤不得飞过与猿猱也愁于攀援,生动形象地写出蜀道是难以逾越的险阻。
阅读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雨空林烟火迟积,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A.辋川是王维隐居的地方,辋川庄是他在辋川的宅第。但他不是全隐,而是亦官亦隐。 |
B.首联写农家无忧无虑的生活,连雨季节,山下农家的炊烟在丛林上空缓慢升腾,在东边的田地里,农家正在蒸藜炊黍,准备饭食。 |
C.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无际的水田上,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幽深茂密的树林中,黄鹂在婉转的歌唱。这一联体现了“诗中有画”的意境:白鹭、黄鹂,视觉色彩分明;白鹭飞飞,动态鲜活,黄鹂鸣啭,声音动听;“漠漠”,水田空蒙,“阴阴”,夏木葱茏,同时又有连雨后的滋润气象。 |
D.颈联的“习静”,“清斋”,写出了诗人表现了山中隐居的生活。尾联的“争席罢”“更相疑?”则表现了诗人免除世俗烦扰,安于山林之乐的洒脱情怀。 |
对《琵琶行》诗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
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迢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我”是听到牧羊女的诉说后才引发了自己的梦的。 |
B.牧羊女的梦是“牧女之恋”,从全诗的思路脉络看,能够推“我的梦”也会与“恋”有关。正可谓因情入梦,以梦抒情。 |
C.“牧羊女的梦”像羊铃那样迢遥,像落叶那样曼妙,是清纯而温暖的。“我的梦”,则是沉重、寒冷、忧郁的。 |
D.全诗四节,形成了一个对应式结构,许多信息就是从对应、对比中传达出来,显得简捷而又有蕴藉。 |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戍①落黄叶,浩然②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①荒戍:荒废的防地营垒。②浩然:豪迈坚定的样子。
A.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及时节,荒凉的古垒边,黄叶飘零,强烈渲染了此时此刻远行友人的别绪离愁。 |
B.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 |
C.“江上几人在”句想象归客一个人归还将遇见哪些故人,这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及对故交的情 |
D.诗的最后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别的情怀,当此送别之际,设想他日重逢,开怀畅饮,更见惜别之情。 |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
阅读《登高》,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观照现实的结果。 |
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请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A.①拂②落③横④一 | B.①吹②上③圆④几 |
C.①傍②依③到④一 | D.①有②袭③依④几 |
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
B.“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
C.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
对下面一首古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蚌老。
A.首句“涉扛采荚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 |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
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第一句诗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
B.第二句诗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
C.第三句诗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
D.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