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
(1)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世界上已经建立了哪几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政权?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谁掌握政权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4分)
(3)请你分别写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下列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
读明长城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33题9分)
(1)明长城两端各是什么地方?
(2)万里长城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3)如何评价明长城?
看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写出两点及可)
(2)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位杰出的人物,他们是谁?他们各自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这个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下图是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
请写出:
(1)大运河的三点: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 |
D.________ |
(3) 大运河开凿的目的?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史料一: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史料二: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史料三: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请回答:
(1)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
(2)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
(3)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
(4)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
(5)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6)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
(7)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
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材料二: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社2014年1月2日电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2)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3)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
(4)为什么将“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
(5)请你谈谈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一些措施,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1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1分)
(2)材料二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1分)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通过这次改革日本避免了什么危机?(1分)
(3)材料三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4)材料一、材料二所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5)综上所述,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1分) 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l)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次革命在交通领域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3)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观察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建筑是英国议会所在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2)
(2)图二是《独立宣言》签署的场景,那年美国刚刚成立。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有哪些事件促成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写出二件即可)
(3)图三中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被火树银花所映衬,记录了法国国庆日隆重喜庆的场面。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在1789年的这一天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次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受到了哪一思想的影响?宣告法国大革命的结束是哪一事件?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学世界称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世纪,16世纪是“宗教改革的世纪”,17世纪是“力学世纪”,18世纪是“启蒙世纪”,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材料二: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事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世纪”“力学世纪”,“科学的世纪”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18世纪是“启蒙世纪”?
(3)根据材料三结合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分析它们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
(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
古人评论某项工程:“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共25分)
回答:
(1)此材料称颂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重大工程?
(2)此工程何时开通?目的是什么?
(3)“涿郡”、“江都”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4)写出此工程的历史意义?
(5)“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考点:隋朝大运河
简答题(12分)
关于邓小平理论,请回答。
(1)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什么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邓小平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邓小平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为我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4)邓小平理论在哪一年的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根据下面成语,请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名称(共10分)。
(1)卧薪尝胆——
(2)纸上谈兵——
(3)揭竿起义——
(4)楚汉之争——
(5)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