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2)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文件?哪一年颁布的?
(3)这次土地改革确立的土地所有制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由谁创设的?
(2)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
(3)你认为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4)材料中论述的科举制度有何作用?
(5)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论述题
30、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共产党很多重大决策都是在党代会上作出的,请回答:
【探索】(1)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
(2)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这个总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兴起了哪两项运动?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转折】(3)下面的歌词见证了中国何处的改革成果?这一成果得益于哪一会议的召开?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旗帜】(4)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这里所说的旗帜是指什么?
【活动】(5)为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某校决定举办一场绘画比赛活动。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活动,请你写一份宣传广告。

                      题目《              》
内容(对党的认识):                                                           
目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4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的“六十年难忘中国之声”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启动。此次全球搜寻大行动意在通过搜集那些标志着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的声音,作为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变化的见证。请认真倾听“中国之声”,回答问题。

(1)上述四代领导人的声音分别见证了新中国的哪些盛事或能力?
(2)请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集一首有关歌颂共和国的歌曲,请写出歌曲名称。
(3)你认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这一活动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走强国富民之路。农民富,国家富。为此政府多次调整农村经济政策。以下是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民生活的历史照片:

1、请指出以上历史照片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只需填入序号,1分)。
【   】——【   】——【   】——【   】
2、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经济政策。(4分 )
3、图①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图③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3分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评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
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到1957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就。(2分)
(3)材料二   小刚同学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列表如下,请你帮他完成

类别
内容
改革篇
农村: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A          
20世纪90年代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开放篇
1990年开发与开放   C ,作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
  D 
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1) 新中国提出的成为指导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2分)
材料二   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哪一重大成就?材料中所指的是哪一届联合国代表大会?(2分)
材料三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双方就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肯定这种“坦率地互相介绍彼此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是有益的”。
——《中国外交史》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中美两国
于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分)
材料四   2015年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确定于今年9月结合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互动交流,对于两国拓展合作,增进互信和有效管控分歧有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4) 材料四中,中美元首的会晤对两国将会有怎样的作用?(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8分)
【富强之梦】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1) 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
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带来了“光明前景”?(2分)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92年他在南方的谈话,促成中国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为改革开放打开新的局面。
(2)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新的经济体制”是什么?(2分)
【统一梦】
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出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3) 为了早日实现“统一梦”,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这个构想最早在哪个地区得以成功实践?(2分)
【圆梦篇】
邓小平同志曾讲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同样道理,不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能停留在梦中。
(4) 根据材料回答,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有什么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
(2)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之一。
(4)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理的?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盛况,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 阅读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逐渐超过北方,请回答出宋代两个重要粮仓?(4分)
(3)材料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我国经济在宋朝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种经济格局最后在在哪个朝代形成?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个合理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jī,借)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号称太平。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唐朝的哪两个盛世时期?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形成这两个盛世的共同原因是有哪些。
材料三《步辇图》(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画)

(2)材料三中的《步辇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对汉藏两族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
(3)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有利于治理国家的经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图一瓷器出自当时哪个制瓷中心? 图二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它出现于何地? 图三是南宋时我国南方新兴的一种纺织业,纺织的原料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共同信息?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