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有着辉煌文明的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岁月。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近代以来170多年”应追溯到哪个事件?该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2)请分别列举出材料中所说“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材料三 在座的朋友们……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主张是对的……十年内战时期他是对的,当时也有一些同志搞错了,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抗战时期,全党承认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抗战成功了。到这次解放战争,更加证明其正确。
──《学习毛泽东》
(3)材料中“毛泽东的主张”首先在哪次会议上被肯定“是对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请说出毛泽东找到了怎样的一条革命胜利道路?邓小平找到了怎样的一条强国富民道路?
为了牢牢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在中央,汉武帝设立的加强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和检举的机构是( )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材料二:一组先进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梦想。
孙中山的梦想:“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康有为的梦想:“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张謇的梦想:“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康有为为实现梦想,掀起了哪次变法?
(3)张謇为实现“实业救国”的梦想,他创办了什么企业?
材料三:追求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的梦想,萦绕着中国共产党人。
(4)依据材料三中图片提示,请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人为圆“独立与解放梦”,进行了哪三次斗争?
(5)请从“中华民族追梦之路”历程中谈谈你有何感想?
在历史中感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谛。请同学们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英国用他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0世纪初,《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请问该条约中什么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我国为了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展高新技术,制定了“863计划”。实施这个计划后,我国取得了很多成就,请至少举出两例。
(4)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 )
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
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 |
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 |
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的,下面请阅读下列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其中哪场运动并没有实现调动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2)材料三这场运动是“左”的错误的产物,这种错误在当时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材料三中的事件?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巨额利润驱使英国资产阶级奔走世界各地,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把资本主义模式带到世界更广泛的地区,它改变了世界面貌……
材料三: 而在世界上很多产品已成为“国际性综合产品”。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每一架客机所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海外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四个人物都是具有冒险和拼搏精神的航海家,他们所进行的航行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表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中国顺应这种趋势的表现是什么?(举一例即可。1分)
以下是《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摘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解放】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及代表人物各一位。
【制度创新】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请写出17—19世纪英、美、俄、日四国,为实现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而进行的政治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民主法制】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3)以美、法两国为例,分别写出反映上述思想的法律性文献各两例。
【历史启示】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4)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何作用?
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
图1:1851年英国 伦敦世博会 |
图2:1904年美国 圣路易斯世博会 |
图3:1958年比利时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
图4:2010年中国 上海世博会 |
(1)图1内容展示的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图2内容展示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革命的发明大王是瓦特。
(3)图3是这届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原子球”,原子时代大门是由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打开的。
(4)图4中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增强。
(5)四幅图片都展示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都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6)“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能危害人类的生存。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一(3)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材料四:经济上的繁荣和强大,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背靠美国的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前年野田佳彦制造钓鱼岛危机,去年4月安倍晋三扬言“侵略无定论”,并企图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他们成为世界或局部地区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这场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的外交呈现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怎样的?并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列举2点,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你就如何处理中日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体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的集团。
——【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材料三 欧盟已经建立经济联盟,实行单一货币欧元,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长期以来,日本总是对自己政治上的“侏儒”形象耿耿于怀。日本认为要实现大国梦,必须发挥“正常国家”的作用。……所以欧盟和日本被当然地称为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中的成员。
——《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均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国际新秩序”和“公约”分别是指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公约”对中国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欧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的途径。材料中日本的“大国梦”是指什么?(3分)
(4)据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2分)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 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步骤二 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步骤三 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请回答:
(1) “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是在什么时候?“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2分)
(2) “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这“最终的结局”指什么?(1分)
(3) 前两幅图片所再现的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4) 从后两幅图片中你能获取的什么信息?(1分)
(5) 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1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必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先后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三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材料四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材料一中近代历史上的中国人为了“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而做出的具体实践活动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中国又是在哪次会议后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3)材料三中“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它的成功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梦”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认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条件有哪些?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外交战略和中国的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丝绸之路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材料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四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明确提出在中国西部古丝绸之路沿线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国际新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区。有学者指出: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战略,必将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力,把古丝绸之路促进下的中西文明交流、互动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对这条道路的开辟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为了促进这条道路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代到隋唐再到宋代,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发展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