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短文。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没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给划线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 ) 承担——( )
哭泣——( ) 忽然——( )
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 ) ( )
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阅读《登山人》回答问题
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艰难,不气馁,终于攀上了峰顶。
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
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
第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怎样理解“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不论做什么事,只要遇到困难就要知难而退。
B.不论做什么事,必须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C.不论做什么事,如果太费力气就应该适可而止。
课内阅读
船长的勇气
我跟着他连续去了四家书店,我们在四家书店都碰了壁。小家伙的脸上布满了失望的(A)阴云。
你还要试试吗?我问。
不错,先生。我要到所有的书店里都去试一试,说不定我能找到一家肯赊账的书店的。
我们来到了第五家书店。小家伙勇敢地走到书店老板面前,讲明自己的请求。
你十分需要这本书吗?老板问。
是的,先生,十分需要。
你为什么如此需要它呢?
学习,先生。我没钱上学。一有空,我就在家自学。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有书,假如我没有,我就会落在他们后头的。再说,我父亲是个水手,我想知道他去过的那些地方。
你父亲现在还出海吗?
他已经死了。男孩情绪低沉地回答,头也低下了,眼睛里淌出一串泪珠,我长大了也要当水手。
是吗,孩子?老板盯着他,惊讶地问。
嗯,先生,只要我还活着。
呃,小家伙,我告诉你我要怎么做。这本新书你只用六十二美分就可以拿走,至于不够的部分,你什么时候来还都行;或者呢,我给你一本旧的,只要五十美分跟其他书一样,而且不缺页,只是旧了点?
对,跟新的一模一样。
啊,好极了!这样我还可以剩下十二美分。现在,我倒要庆幸没在别的店里买到这本书了。
男孩付款时,老板用探询的目光看了看我,于是,我把前面所发生的事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老板在给男孩书的同时,还送给他一支崭新的铅笔,外加一叠雪白的纸。
你叫什么名字,小伙子?我问。
威廉.哈特雷。
你还需要什么书吗?我又问。
当然,越多越好。他迟疑地说。
我给他两美元,说:这点钱给你吧。
两行快乐的眼泪从他的眼睛里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我可以用这钱给我妈妈当本钱。
当然可以。
他的眼泪流得更欢了。他说:你真好,我得好好谢谢你。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报答你。他记下了我的名字。
几十年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
我乘船到欧洲去。这是当时最好的一艘船,它曾经在大西洋远航过。在开始的绝大部分航程里,天气好极了,可是后来,天公不作美,我们遇上了一场罕见的风暴,它足以使任何一位有丰富经验的船长都束手无策。所有的桅杆全断了,船就像是一片在煮沸的锅里上下翻腾的菜叶,更糟糕的是,船还漏了,水不断地从船体上的一个大窟窿里涌出来。水泵一刻不停地转动着,可水仍然越积越多。舵几乎失去了作用。(B)水手们全是体格强壮、意志坚强的男子汉,大副、二副也都是经验丰富的一流海员,但是他们全都绝望了,离开了岗位,决定听天由命。
刚才一直在研究海图的船长,这时神态自若地走了过来,看看事情究竟糟到了什么地步。过了一会儿,他镇定地命令水手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在船长坚定的信念面前,那些强壮的水手不由得为之所折服。
船长在经过我面前的时候,我问他,船是否还有得救的希望。他仔细地看了看我,说:有希望,先生!只要还有一英寸甲板露在水面上,那就有希望。他转过脸去,对所有围在身边的乘客说:乘客们,大家都去排水!
他说。 我们又重新振作起来,比原来干得更猛。
他终于指挥着船安全到达了利物浦港。乘客们下船时,船长一动不动地站在渐渐下沉的船上,频频向乘客们点着头,接受他们的祝贺。当我经过他身边时,他拉住了我的手,问:
普莱斯顿法官,您不记得我了?我想了想,遗憾地摇了摇头。
三十多年前,在辛辛那提州,您曾经跟着一个男孩去买书,他多次碰了壁。这个男孩您还记得起来吗?
哦,不错,我记得很牢,他的名字叫威廉.哈特雷。
我就是威廉.哈特雷。船长说,上帝保佑您!
上帝也保佑您,哈特雷船长,我说,是您三十多年前买书的勇气拯救了我们全船的人!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阴云: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B句:
文章围绕勇气写了两个故事,分别是:
①
②
阅读全文,说说嗯,先生,只要我还活着。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结合语境,将船长的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说。 我们又重新振作起来,比原来干得更猛。
请按照要求,在圈点评注栏内,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
阅读《齐白石爷爷》回答问题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著名——( ) 喜欢——( )
仿佛——( ) 仔细——( )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昏暗——( ) 仔细——( )
成功——( ) 喜爱——( )
在“舒服”一词中“舒”是哪种意思,请选好在( )里打“√”。
(1)伸展、宽解。( )
(2)缓解、从容。( )
(3)轻松愉快。 ( )
仿照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越……越……”写一句话。
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
课内阅读。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他白天放牧,晚上将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围成的羊圈内。
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于是他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了。
这个故事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1)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养羊的人一共丢了几只羊呢?丢了羊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B.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听别人的劝告。
阅读《磨刀不误砍柴工》回答问题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居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俩,就从集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父亲的吩咐,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买的斧头,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斧头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他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了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背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家里。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力气大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孩子们,今后做事,不但要卖力气,还要多动脑筋呀!”
用“√”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抡起(lún lūn) 一模一样(mú mó) 差别(chā chà) 斧刃(yìn rèn)
把下列能搭配的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长得 又快又多
累得 腰酸背痛
砍得 一模一样
买回 时间
按照 斧头
抓紧 吩咐
听了父亲的吩咐,阿力是怎样做的?请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来。阿智又是怎样做的?请在文中找出来。
你是怎样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的?
课外短文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②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造句。
不仅……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是怎样“煮书”的,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 ”画出相关部分语句。
“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拐弯处的回头
①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②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③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④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 B.同学 | C.爸爸 | D.“我” |
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爸爸自己走了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短文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蜡笔盒里的风波
图画课上,梅梅拿出自已心爱的蜡笔盒。她刚要打开,忽然听到盒子里面传出一阵吵闹声。
红蜡笔洋洋得意,吵声最大:“我象征着革命,我红得像一团火!所有的颜色里数我最美。等一会儿作画,梅梅保证用我。
绿蜡笔很服气:“所有颜色里,数我最美!我象征着青春和生命,我绿得像草原!“
蓝蜡笔听了他俩的自卖自夸,也上前反驳:“你俩谁也不要争了,最美丽的颜色还得属于我。我蓝得像天、大海,我象征着生命开朗的性格!“
就这样,你说,他讲,12支蜡笔谁也不甘示弱。听完他们的争吵,梅梅明白了:原来是一场有趣的风波。她含笑把盒子打开画画。她先拿起了红蜡笔,在纸上画呀画,一会儿就红成了一片,谁也分不清什么。她又拿起绿蜡笔,像刚才一样,还是画成了一片,分不清什么。就这样,12支蜡笔都是这个结果。争吵的蜡笔再也不吵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顿时一片沉默。看着他们不好意思的神情,梅梅又重新拿起红蜡笔,画红红的太阳和盛开的花朵,用绿蜡笔画山峦和田野,用蓝蜡笔画天空和小河……梅梅画呀画,整个图画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面对美丽的画卷,小蜡笔们忽然懂得了:个人的作用是多么有限,要描绘美丽的画卷,我们应该手拉手,肩并肩,互相协作!
辨字组词。
蜡( ) 澈( ) 朗( )
措( ) 辙( ) 郎( )
吵( ) 清( )
沙( ) 晴( )
多音字。
卷juǎn ( ) Juàn ( )
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颜色 ( )的性格
( )的花朵
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红色象征 ;绿色象征 ;蓝色象征 。
小蜡笔忽然懂得了什么道理?
阅读。
可笑的一休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晚上总爱看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一休哥聪明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星期天,大人不在家,我自个儿做作业,可有一道题怎么也做不出来。我忽然想起一休哥是一个聪明的小和尚,他只要用手在小光头上画儿圈,就能想出许许多多的好办法。如果我把自已的头发剪光了,也当个像一休哥一样聪明的小和尚,那什么数学题都会做出来了。于是我从抽屉里拿出剪刀,对着镜子,胡乱地剪起来。
剪了头发,我就学着一休盘腿端坐,在脑袋瓜上画几个圈。可是,数学题还是没有想出来,我心里可着急了。
这时爸爸回来了,一看我那难看的脑袋,觉得莫名其妙,就问( )你怎么啦( )
我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爸爸听了笑得前俯后仰,说( )要是剃光了头能变聪明,那全世界的人都当和尚去了( )说着就要拉我去理发店。
( )不( )被人笑死了( )我从全身镜子里看到自已的丑模样。
( )没事( )爸爸拿帽子往我“癞痢”头上一放,( )走( )当小和尚去( )我只好乖乖地跟着爸爸往理发店方向走去。
结合课文解词。
前俯后仰:
在文中方格内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按要求填空。
“俯”字的音序是 ,韵母 ,是 结构,查 部,检字笔画 。这个字有两个意思:A.头低下;B.敬辞。在“前俯后仰”里,取 意思;在“俯允”里取 意思。
写出下面词义相近的词。
聪明—— 着急——
用“前俯后仰”造句。
前俯后仰——
文章的叙述方式是 。
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意。
阅读《我要的是葫芦》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爬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了以后,藤上结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有几只蚜虫,
他想:“有几只虫子怕什么呀?”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他奇怪地望着邻居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可是,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虫子越来越多,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掉光了。那个人看见了后悔极了。
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小葫芦长得怎样?
后来叶子有了什么变化?小葫芦有什么变化?
葫芦和叶子之间有什么密切联系?
课外阅读: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给加点字注音。吩( )咐 打( )量 停当( )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摆布——( ) 指派——( )
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男孩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在短文中用“----”画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的橘子。并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 B.点明题目 C.总结全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鸭子
我家养了一只小鸭子,它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
小鸭子的嘴黄黄的,扁扁的,很像一把小铲子。吃东西的时候,用嘴一铲一铲的,脖子也一伸一伸的,可逗人了。它有一对小而明亮的眼睛,就像嵌着两颗黑色的小宝石,总是亮晶晶的。它的耳朵很特别,长在眼睛下面,没有耳垂,耳孔周围长着许多细长的毛,不仔细看,还真难发现它的耳朵。它的听觉可灵敏了,只要听到一点声音,它就把脖子伸得长长的,东张西望,身上的羽毛也随着一颤一颤的,非常有趣。
小鸭子还是捉鱼能手呢!一次,它在小河里游,长着蹼的双脚就像小小的船桨,在水里一划一划的。突然,它的头猛地一下子扎进水里,双脚在水面上晃来晃去,然后身子一沉,头又露出了水面,嘴里却叼着一条小鱼,大口大口地吞吃起来。吃完以后,小鸭子又继续游起来。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毛 ( )的嘴
( )的听觉 ( )的眼睛
( )的耳朵 ( )的脖子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小鸭子的外形。先介绍( ),再介绍( ),最后介绍的是( )。你能用“||”给第二自然段分层吗?
短文共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____________。第二部分主要写____________。
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课内阅读。
小鸟和守林老人
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带了一条黑狗,可没带猎枪。老人在树林里盖了一幢小屋,住不了。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用它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
不过,很快,鸟儿们就发现,他是个好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激烈的争吵。黑狗的狂吠。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摸受伤的树干,抚摸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 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白发满头,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啊!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这一夜老人睡得很好。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敏感的鸟儿知道,已经很老的老人,一定是要走了。林中的小屋没有升起炊烟的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静寂又暗淡的一天呵。
谁也没邀约谁,鸟儿们都来了。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
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招待 ( )的故事 ( )的老人
细细地读第二段内宾,回答问题。
第3自然段中“它们”指什么?“天堂”又指什么?是什么事让鸟儿们发现白胡子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