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
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
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
C.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
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 |
强世功说:“基本法的制定过程无疑是第二次建国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以下史实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 B.经济特区的建立 |
C.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 | D.上海自贸区的成立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
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
D.标志“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下列哪项内容不会出现在讲话中
A.坚持一国原则 | B.尊重两制差异 |
C.维护中央权力 | D.澳门外交自主 |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 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
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D.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
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C.“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
D.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下图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祖国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高秉涵老人当选的主要因素是
A.发展了“九二共识” |
B.推动了“一国两制” |
C.消除了两岸隔阂 |
D.彰显了民族亲情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团使华,中英之间发生了所谓“礼仪之争”。清廷要求英使行外藩朝贡天朝的三跪九叩礼,英使以维护对等之独立英王的荣誉加以拒绝,结果是马戛尔尼行单膝下跪礼。英使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商在宁波等处贸易等要求,遭到清廷的全部拒绝。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法国人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写道:“英国人认为他们的权利,在于根据西方制订的规则让中国向国际贸易开放。马戛尔尼的一切做法都在否认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拒绝叩头,讨厌盘膝而坐,见到日常生活的场景傲慢地感到可笑,这些意味着:认为不能有几种文明,只有一种文明,即西方的文明。”
——摘自《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784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同意英美之间订立一个互惠商约,但是,英国船主们却强烈反对,谢菲尔德勋爵撰书宣称,根据《邦联条例》第九条规定,“国会不得签订商业条约以限制各州对外国人课以与本州人民同等的进口税及关税,或禁止任何种类货物或商品进出口之立法权。”因此,不存在美国用自己的关税或航海条约对仍然控制着美国市场的英国贸易进行报复的危险,美国国会在谈判商业方面的权力并不比调整州际贸易的权力更大,签订互惠商约毫无必要。后来制定的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三项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合众国与外国、各州间及与印第安部落之通商。”按照最高法院法官马歇尔的解释,商业不仅仅是贸易,“它是双方的相互交往”,是美利坚合众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国会的触角已伸到远离商业的领域,即国会有权控制州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摘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三: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也把它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同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将突出表现为国家对阶级斗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阶级压迫的作用。“一国两制”使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团结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下,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突出了我国统一战线的民族的、爱国的性质。允许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时并存,因而“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更充分、更长时期内、更高层次上的利用。
——摘自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礼仪之争”反映的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邦联条约》相比,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国会权力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献。
1982年12月,新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该规定为下列哪一方针政策提供了宪法依据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D.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华诞,某校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一 围绕“艰苦探索”提出问题: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备了哪些条件?
(2)1922年在中共“二大”上,把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做出这一修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小组二 围绕“光辉历程”展开调查: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4)结合下列四幅插图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做的主要贡献。
小组三 围绕“伟大复兴”进行论证: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还在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祖国的统一,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 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
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
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
C.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
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 |
下图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
B.“一国两制”构想推动 |
C.“九二共识”基本达成 |
D.两岸“三通”最终实现 |
香港大会堂旁边的皇后码头不算精美的建筑,它仅有的历史价值是从前港督赴港履新登岸宣誓的地方。1953年因填海工程已拆过一次,当时也没有什么异议。当港府在2012年为了扩大填海,打算再次拆除皇后码头,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对。年轻时可能在这里谈过恋爱;中环区的白领被上司责备或者奖赏,会到这里看海整理心情;也可能只是惨绿少年时代在这里毫无理由地发呆。更多的是家人亲友结婚时,在码头合影留念……。在拥挤的香港,码头这个角落始终宽阔地包容所有人。在香港出生成长打拼的这一代人,比上一代更看重香港是自己的家园。拆掉码头,意味着拆掉他们深爱的集体记忆。这表明
A.港人对过去英国殖民者的留念 |
B.“港人治港”并没有真正实现 |
C.“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稳定 |
D.港人对“自由港”的深深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