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完成如下操作步骤:
(1)步骤一:实验前先将两盆长势相似的植物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目的是通过_____作用,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等有机物。
(2)步骤二:设置装置一、装置二的目的是形成________。
(3)步骤三:用酒精脱色后,叶片变成_____色。
(4)步骤四:滴加碘液后,叶片A变蓝,叶片B_____。可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是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做了"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1号、2号、3号、4号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餐巾纸,再将相同数量的菜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1)设置2号烧杯的作用是。 (2)3号烧杯与2号烧杯比,变量为; 3号烧杯的实验结果是。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等外界条件。
试解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一些问题。(1)在实验之前进行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3)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应该向叶片滴加 。(4)实验结果是遮光部分不变色,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 。
小燕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⑴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 ,其变量是空气中的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 。⑵小燕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 。⑶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 ,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⑷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 ]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 。⑸小燕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 。请解释原因: 。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设计可以推测该同学的假设是 。(2)实验开始前,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中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 实验,其变量是 。(4)用碘液检验玻璃瓶内外的叶片,其中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说明它没有进行 作用。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 作用的结果。(2)在甲图实验中,为了设置对照,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 自下往上运输来的。(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释放出 (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