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一家网站就山寨文化作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38.7%的人认为复制是山寨文化的核心内容或代名词,此外,冒牌(33.7%)、剽窃(30.0%)、劣质(24.9%)等词也成为公众对山寨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40.8%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创新,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这说明①流行文化是经典文化的基础②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对立的 ③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④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
为了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要求一些不规范的英文生造词、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用法必须剔除出中文出版物。政府要求清除这种“不中不西”的词汇是有道理的,因为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拒绝外来词汇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④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 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写春联、对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为提升春晚的文化品位,烘托大年夜的喜庆气氛。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通过电视向全国的观众征集春联对句,引起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春晚迎春春不晚”、“《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这些春联古意新思,借鉴了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这表明:①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②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生命力 ③大众传媒为人们传承和享用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