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 关系。
(2)将点燃的蜡烛 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直至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 A、蜡烛 B的位置。改变蜡烛 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 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 点,蜡烛 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人看到蜡烛的像是由于反射光进入人眼。请在图内中画出与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 3.8V? A”的小灯、“ 10Ω1A”的滑动变阻器、四节新干电池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连入 电路的电阻最大。
(3)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两电表均无示数。为了查找故障,小明将电压表拆下,在开关闭合状态下,分别将电压表接在电源、滑动变阻器及开关两端,结果只有接在滑动变阻 器两端时,电压表无示数,则肯定出现故障的元件是 。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滑片 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 P向 端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 3.8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若用该电路测量规格是“ 2.5V0.3A”灯泡的额定功率,须对实验进行适当调整,写出你的做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 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 A、塑料块 B和塑料块 C(B 与 A体积相同, C与 A质量相同)。
(1)他按图甲和乙进行了实验,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并与重力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2)实验时,他无意中发现增大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 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 。
(3)为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他选择了合适的塑料块,利用现有器材在题中(1)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就完成了探究。
①选择的塑料块是 (B/C)。
②增加的步骤是 (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
③当满足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条件时,物体上浮。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车下滑后撞击斜面底端的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动能是由 转化来的,实验时通过 来比较动能大小。
(2)将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如图甲、乙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大,为确保实验仍有较明显的现象,有很多种方法。请答出一种方法: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刻度线处(如图丙),则人眼按图 。(选填“ A”、“ B”或“ C” )的方式可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据苏州日报报道,张家港近日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的规划编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港城建成投运。若每个充电桩对新能源小汽车的充电功率为 7000W,充电 1h可使质量为 1t、额定输出功率为 12kW的新能源小汽车匀速直线行驶 36km。设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6倍, g取 10N/kg。
(1)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 0.08m2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该小汽车以额定输出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速度多大?
(3)该小汽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