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经过跨江大桥时,会提前打开车窗,以防车辆不慎落水时错失自救良机。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车辆坠入水中较深时,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和降下车窗玻璃逃生,可选用安全锤等尖锐物体砸碎窗玻璃,让水快速进入车内,待水较多时就容易推开车门或爬出车窗逃生。请解释门窗紧闭的车辆坠入较深水中,车内人员逃生时所遇上述现象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的理由。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当发光的小灯泡放在 40 cm 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
(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 。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 ) 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 6 N 。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为 2 . 5 N 。
(2)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10 cm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若仅增加钩码的质量,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用如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理量
物质
质量 / g
初始温度 / ° C
加热时间 / min
最终温度 / ° C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68
(1)实验过程中,用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的温度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1”或“液体2” ) 的吸热能力较强。
(2)这组同学又对甲图中的加热情况进行分析,在某段时间内,质量为 m 1 的液体1温度从 t 0 升高到 t ,共消耗了质量为 m 2 的酒精,液体1的比热容为 c ,酒精的热值为 q ,则这段时间内液体1吸收的热量表达式 Q 吸 =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表达式 Q 放 = (两个表达式均用给出的字母表示), Q 吸 Q 放 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时,电磁铁上端为 N 极,下端为 S 极,在图中括号内标出控制电路电源的正负极,并将工作电路图连接完整。要求:开关闭合时,电动机转,小灯泡不亮;开关断开时,小灯泡亮,电动机不转。
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形细木棒放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支点 O 连接,在图中画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重力的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