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历史
  • 题型 综合题
  • 难度 较难
  • 浏览 129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思想界都出现反封建思潮。
中国思想家黄宗羲(1610-1695)认为:最初“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为君主,使天下受其利而释其害:后世君主“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为天下之大害”。进而提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是非决于学校”。
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认为:人民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府,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生命、财产及人身自由)。国王及其政府应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管理国家的行政权。在政府与人民的争执中,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
——摘编自张永忠《比较黄宗羲与洛克的政治哲学》等
(1)根据材料,指出黄宗羲和洛克关于君主问题研究的共同视角,并提炼两人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
料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黄宗羲和洛克的政治主张出现差异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思想界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