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这些主张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发明于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较为合理的是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代废丞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 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 ④二人所处社会的结构不同,两种说法都有其当时的合理性
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