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莉,现在读七年级,和同龄人相比,我身体矮小。我的学习基础薄弱,常常受到老师的提醒和教育。我喜欢画画,小学还得过奖。可现在同学们一直取笑我。在同学们面前,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心里一直是灰溜溜的……请你联系“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课本知识帮助小莉同学:(1)小莉心里一直灰溜溜的原因是什么?(2)为了使小莉能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你应该对她说什么?
漫画分析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下图中两种人的行为予以评价。并提出应对办法。5分
初三(4)班围绕“某区初中校园设施安全问题研究”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在实地走访调查前,三个小组进行了任务分工,同学们列举了以下问题:①哪些初中校园设施存在安全问题?②相关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③实现初中校园设施安全的意义是什么?④学生和家长该怎么参与?⑤初中校园设施安全的标准有哪些?提示:第一小组调查“是什么”类问题(包括事物的含义、特征等);第二小组调查“为什么”类问题(包括事物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意义等);第三小组调查“怎么样”类问题(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案、行动等)。(1)请仔细阅读上述提示,填写各小组调查问题的合理序号。(注:多选、少选、错选将倒扣分。)(5分)第一小组调查: 第二小组调查: 第三小组调查: (2)在区级听证环节,同学们做了四块展板。分别是:①我们的问题(各类校园设施隐患呈现)②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优缺点)③我们的方案(给相关部门的合理建议)④行动在线(小组要采取的后续行动)。请根据同学们的研究主题和展板提示,邀请三位听证员参加同学们的现场听证展示。(注: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① ② ③ (3)请你针对上述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提出一个需要运用某个或某些书本知识来解答的问题。(注:不能和上述材料中所列调查问题完全相同)
材料一:目前,在我国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消耗的大量增加,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材料二:观察漫画与图片:“熟视无睹”和“有水难喝”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请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3)要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4分)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市和西部民族地区某市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加。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3”倍以上的差距。(1)上述信息反应了什么?(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法制宣传日,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材料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网络反腐”、“微博反腐”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有关调查统计,69%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认为这种平等、互动、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百姓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网民以留言、跟帖、博客、微博等方式参政议政,“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亮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其含义和基本要求是什么?(2)现在百姓参政议政、反映民意的渠道越来越多了,你知道这是国家在保障我们哪一项政治权利吗?除了在网上留言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网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