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放大/缩小/等大)的 (实像/虚像)。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将 (变大/变小/不变).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 (选填“像更清晰”或“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 .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当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不变”或“变小”)。
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 运动。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接触面情况
压力 / N
弹簧测力计示数 / 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8
1.6
3
10
2.0
4
棉布
1.8
5
毛巾
3.0
(2)分析序号 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 f 与接触面所受压力 F 的关系是 。
(3)小明在另一次实验中,由静止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过程中得到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0 ~ 4 s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小明用 2 . 1 N 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 ;若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 的水平力拉木块;若水平拉力为 3 N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 。
在如图甲所示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中,小灯泡 L 的额定电压为 2 . 5 V ,灯丝的电阻约为 10 Ω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V .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 A 端”或“ B 端”) 滑动。
(4)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绘制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I 随它两端电压 U 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可知: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②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 的影响。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 100 g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在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的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乙中物质在 B 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 C 点时具有的内能。
(3)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老师认为他的 CD 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 。
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 。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 A 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 A 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 A 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 。
(3)在实验中,小勇将蜡烛 A 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 3 cm ,再次将蜡烛 B 移到蜡烛 A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 A 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 cm ,同时观察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