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电视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它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为了弄清红外线的某些性质,小宇利用遥控器进行了一些探究: (1)将遥控器直接对准电视机的接收窗口,按下按键可以控制电视,这说明红外线与可见光一样也能沿 传播。 (2)将遥控器指向电视机对面的墙壁时,发现也能控制电视机,说明红外线与可见光一样也能发生 。 (3)根据可见光的特征猜想一下,当红外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 (填“会”或“不会”)发生折射。
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了检验小华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慢慢移近,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变 (选填“大”或“小”),则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晓华和同学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 ,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参照速度格式,请把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填写完整;
(3)晓华的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即质量)有关,并打算用第(1)题中的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晓华认为不科学,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小明将一个橙子带到学校实验室,想用天平、烧杯来测量它的密度:①他先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为135g;②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发现橙子浮在水面上(如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橙子的总质量465g;③借助牙签使这个橙子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个记号(如图乙);④取出橙子,往烧杯中添加水到记号处(如图丙),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48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烧杯加入适量水后,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克?(2)橙子的体积和密度各为多少?(3)步骤④中,如果取出橙子时带出的水量较多,对橙子密度的测量有没有影响?
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 (选填“A”或“B”) ;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