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排了艺术节活动周,七年级(2)班的同学满怀期待,热烈地讨论开了:A:这次活动听说要计各班团体总分呢。我们要加把劲!B:有舞蹈.合唱、小品、独唱、乐器比赛……活动真多!我参加独唱。C:太好了,我的特长可以发挥了!D:有什么好高兴的,不就是一个艺术节吗,我才不参加呢。E:那怎么行,这是集体活动,大家都应参加。F:唉,我又不像你们那样有什么一技之长……(1)你赞成上述哪些同学的观点?为什么?(2)哪些同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们应怎样做?
进入十一国庆黄金周以来,多地景区迎来游客井喷,在不少景区,部分游客仍然出现刻字、攀爬、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哪一方面文明建设来改变上述问题?这一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要改变上述不文明现象,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材料一: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材料二:2014年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宪法原则,在法治国家,维护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基本职能。材料一说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体现全国人大行使哪一职权?材料二说明我国实行怎样的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
材料一:2014年11月10日晚,在APEC欢迎宴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谈及北京天气时表示:“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强调: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我们要向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1)要保持“APEC蓝”,我国必须实施哪些战略和基本国策?(2)如果你对保持“APEC蓝”有好的建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达出来?(3)为保持“APEC蓝”,我们中学生应采取哪些行动?(4)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向“污染宣战”的现实意义。
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2)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3)这种精神在当代有哪些丰富和发展?(至少写出两种)
材料一: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预计到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45种矿产,有5种依靠进口,15种需要长期进口。材料二:据统计,若以单位GDP产出的消耗来算能源利用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有数据显示,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美国为2.67,而我国则高达11.5。2003年我国GDP仅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27%钢材和50%的水泥。材料三: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动节约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迈出实质性进展。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3)结合上述材料,至少从两个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4)在我们周围仍然存在大量的浪费资源现象,请举两例。(5)请你为节约资源设计两条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