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材料二: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1)读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读材料二回答:
(2)材料中“不幸趋势的转向”的转折点是什么?该转折点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中国人为什么能够赶超世界?
(3)概述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是如何向外部开放它的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