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则(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π2=9.86)(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如果纸带上前面几点比较密集,不够清晰,可舍去前面的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取一段打点较为清晰的纸带,同样可以验证;如衅10所示,取O点为起始点,各点的间距已量出并标在纸带上,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若重物的质量为。(1)打A点时,重物下落速度为= ,重物动能= 。(2)打F点时,重物下落速度为= ,重物动能= 。(3)打点计时器自打下A点开始到打出F点,重物重力抛能的减少量为 ,动能的增加量为 。(4)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打点计时器打出A点到打出F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
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 V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G(滿偏电流10 mA,内阻为10 Ω)B.电流表A(0 ~ 0.6 A ~ 3 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0 ~ 100 Ω,1 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 Ω)E.开关与导线若干 (1)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2)丙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 - 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阻r =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竖直拉着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kg)的圆柱棒,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0mm,44.0mm,68.0mm,92.0mm,116.0mm,140.0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乙中的______端是圆柱体的悬挂端(填“左”或“右”);②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________m/s;" 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连好电路后,当该同学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不为0。检查各接线柱均未接错,接触良好且未发生短路;他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a、b,b、c,d、e时,示数均为0,把两表笔接c、d时,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相同,由此可推断故障是 。(2)按电路原理图1及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c、d时的实物电路图2以画线代导线连接起来。(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定下列数据根据,数据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U—I图象,由图知:电池的电动势为 ,内阻为 。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 (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 =300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2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50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④尽量保证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