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为全世界生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出现了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削弱六部的权限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