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大、小两个螺线管套在一起,小螺线管A通过滑动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在电源上,大螺线管B接在电流表上.闭合开关,将小螺线管A从大螺线管B中拔出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 发生偏转;断开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 发生偏转.(填“会”或“不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宽度为d的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①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_______(选填“>”、“=”或“<”)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②滑块P用细线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Q相连,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若、、d和m已知,要验证滑块和砝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还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和_______。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A、B均置于足够长的水平木板上,木板一端带有定滑轮,定滑轮上挂重物P,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①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N。②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K点,再顺次选取6个点,分别记为0、1、2, 3, 4, 5点,先测量0点到K点的距离x0,之后测量另5个点到0点的距离x.求出6个点的速度大小,计算出1、2, 3, 4, 5点与0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然后在坐标纸中建立坐标系,并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如图所示的描点。根据图象,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 ,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6 kg,结合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_____N。(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③该同学通过计算发现测力计读数大于小车所受合外力,要让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A.增大重物P质量、使P质量远大于小车A质量B.增大小车A质量,使A质量远大于小车P质量C.适当抬高木板右端,平衡摩擦力D.适当抬高木板左端,平衡摩擦力
理想实验是一种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忽略次要因素,并把实验的情况合理外推到一种理气,想状态,从而来揭示自然现象本质的假想实验。为了说明运动和力的关系,伽利略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①关于伽利略的这个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序号)
永远运动下去”,这是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②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错误认识。亚里士多德的认识是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某同学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1.00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将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的飞轮上并随之匀速转动,以替代打点计时器。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面的纸上画出记号。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 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2)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3”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3=______m/s;画下记号“6”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6=______m/s;(3)在毛笔画下记号“3”到画下记号“6”的这段时间内,棒的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甲所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A.两次拉橡皮条只需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与木板平面平行;C.用弹簧秤拉绳套时,拉力要适当大些但不要超过弹性限度;D.用两个弹簧秤拉绳套时,两根绳夹角越大越好。(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填F或F′)(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