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欧洲、美国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 )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新风尚的是
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内容直接相关的是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